煙草在線專稿 我是屬雞的,對雞這種動物自然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感情。尤其在兒時家里養雞的那段時光,更是愿意搶著去喂家里那幾只蘆花雞。無聊時,也總愛蹲在雞窩旁等著母雞下蛋。當捧著熱乎乎的新下的雞蛋時,心理別提有多高興,就仿佛正在捧著一盤熱騰騰的炒雞蛋般,嘴里還不時的吧嗒兩下。
兒時的年代,即便城市中也幾乎是家家住平房,且家家都有一個小院子。為了改善伙食,家家也都把養雞當成生活必需的一部分,弄雞飼料喂雞自然成了孩子們幫著大人分擔的一項工作。青菜是不舍得給雞吃的,因為人尚在溫飽邊緣,所以孩子們一有時間總要到路邊或火車道旁去割青草回來,剁成雞食喂雞。雖說雞是雜食動物,但雞應該更愛吃肉的,尤其愛吃昆蟲,每次割草的同時,都要捉很多螞蚱、蜻蜓、螳螂等。往院子中一扔,那真是“雞”情澎湃,撲棱著翅膀追著吃。
雞是需要不斷補充鈣質的,否則就會下軟殼蛋。為了防止這種“事故”的發生,孩子們還會找來蛤蜊皮砸碎喂雞。為了幫助雞消化食物,孩子們還會找來很多沙子鋪在院子一角。長輩們說:雞沒牙,所以要吃沙子,吃下去的沙子會在雞嗉子中通過運動磨碎食物,這樣才能消化。除了吃沙子,雞還會在沙子上“洗澡”,先用爪子刨個坑,然后蹲進去在沙坑中折騰。折騰夠了,把腦袋埋在翅膀下美美的睡上一覺,好不愜意。
如果說雞怕什么,當首推黃鼠狼,所以才有“黃鼠狼給雞拜年”一說。每天晚上,長輩都要把雞舍遮擋得嚴嚴實實,生怕有漏洞讓黃鼠狼鉆進雞舍把雞咬死。黃鼠狼有貓那么大,細長,善鉆縫隙。老輩人迷信,把黃鼠狼叫“黃仙”,說那東西能“迷”人,不能與其對視,否則人就像失了魂一樣被“迷”住,所以是打不得的。既然打不得,也就只有防和轟。夏天晚上,一聽到院子中雞叫得厲害,長輩們就會立刻跑到院子中轟黃鼠狼,以保護雞的安全。
冬天的時候,為了讓雞繼續下蛋,是要給雞找個暖乎地方的。父親在外屋爐子旁給用木條雞搭了個雞舍,雖然味大些,但那時家家如此,也沒人嫌棄,畢竟雞每天都在下蛋,對家里是有貢獻的。1975年2月4日海城大地震時,家里剛吃過晚飯,外屋雞舍中的雞便開始叫喚不停,并一個勁地往外鉆。父親很納悶,以為是雞餓了,便給雞添些飼料,但雞依然叫個不停。大概半個小時后,房屋開始晃動,父親意識到是地震了,抱起爬在炕上的我就往屋外跑。還好,沈陽地震并不算厲害,但也有煙囪掉落、房屋裂縫的現象。那幾天都是人心惶惶的,父親發現雞有預報地震的功能,便會時不時地觀察雞,只要雞叫個不停,父親就會抱起我往屋外跑,顯然父親把雞當成地動儀了。
一晃四十多年過去了,如今再沒條件在城市中養雞,雞也僅成為食品而非玩伴了。去年夏天的時候,在寵物市場看到兩只矮腳雞,體型很小,比鴿子大不了多少,羽毛也很華麗。一打聽,說是叫日本矮腳雞,是用來當寵物養的,但考慮再三還是因為條件不允許而沒買。看來,養雞也只能成為記憶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