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春節一過,妻對筍生了興致,每日都用野山筍作為食材涼拌之,以做小菜。倒也簡單,先將野山筍洗凈拍碎切段,再放入姜末、蒜末、適量的鹽、雞精、生抽、油辣椒、麻油、香油,拌勻即可。吃起來清香得緊,舌尖上也增了幾分早春的氣息。
筍在北方算不得常用食材,北方人也沒有吃筍的習慣。不過作為“四君子”之一的竹,倒是因其剛直、謙遜,不卑不亢、瀟灑處事,而被許多人養之。我是很喜歡養盆栽的,家中也養著一盆竹,以應“家無石不安、室無竹不雅”之寓意。不過卻從未想過去吃竹萌之筍,觀竹之堅韌,總覺得食筍必有磨牙之嫌。雖也聞東坡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句,卻終未嘗。
南方人對筍是很有感情的,且將其作美食必用。我第一次吃筍,便是在寧波。寧波人吃筍講究一個“鮮”字,尤其是春筍,除鮮之外,還在于嫩。煎炒煨燉,無不佳妙。那次在寧波吃的有筍燒肉、油燜筍,還有用鞭筍和野山筍腌制成的羊尾筍等,不僅色澤明亮,且香濃味鮮、爽口解膩,很是讓我大快朵頤一番。
云南人也愛吃筍,在云南的時候,桌面上經常可以看到清蒸或白煮的筍。也難怪,云南那么多原始森林,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都被用作食材,又何況美味的筍。云南的筍與當地的景色一樣秀氣,吃時剝下一層層如滑膩錦緞般的筍皮,吃到嘴里口感勁道余味甘鮮,原汁原味的筍香充盈滿口腔,大有回味綿長之感。
這兩次吃筍后,讓我對筍來了興趣,特意查了查吃筍的好處。據說,筍這東西有開胃健脾、寬胸利膈、通腸排便、開膈消痰、增強機體免疫力之功效,確是非常適合我這年紀了。中國人之所以把筍稱作雅食,除卻引自竹文化外,大抵也是因為筍所富含的粗纖維及特有物質更加有利于健康的緣故吧。
《詩經?大雅》中有“其蔌維何,維筍及蒲”之句,意思是說:餞行的酒席上,吃的上好蔬菜就是新鮮竹筍和香蒲。恰好家中植了幾盆香蒲,借妻對筍興致高時,取香蒲嫩莖,與筍片一同炒之,看看將是何滋味。想起,便有些許期待了。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