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08年從事企業(yè)文化工作時,曾參與策劃一次“原創(chuàng)詩歌散文”征集活動,當時征集到很多稿件,內(nèi)容大多是對沈陽、營口兩家卷煙廠曾生產(chǎn)過的品牌的懷念。其中有一位來自營口的韓萬林老人,通過營口市史志辦轉(zhuǎn)來一篇文章,名字叫《難忘的“紅玫瑰”》,寫得非常用心。這包陪伴了他一生的香煙,曾帶給他驕傲,也帶給他不舍的情。
韓萬林老人六十年代初期便在營口一家企業(yè)工作,也就在那時學會了吸煙。老人最早吸的便是營口卷煙廠生產(chǎn)的“紅玫瑰香煙。據(jù)他回憶:“紅玫瑰”這包煙勁頭適中,口感柔和,辣而不嗆,還有一種淡淡的香氣。從此,“紅玫瑰”香煙就成了他的好朋友,總是跟隨他走東闖西和解乏提神。老人講:他住的小屋四壁,全是用“紅玫瑰”煙盒紙糊的,花花綠綠,這也是那個年代許多家庭都使用的裝飾方式。
老人經(jīng)常出差北京、上海等地。有一次,隨身攜帶的“紅玫瑰”香煙吸完了,就到北京當?shù)厣痰耆ベI煙。他來到一家大商店,驚喜地發(fā)現(xiàn)柜臺上竟然擺著營口卷煙廠生產(chǎn)的“紅玫瑰”煙。他買了一盒后,對服務(wù)員說:這是我們營口生產(chǎn)的啊!服務(wù)員微笑著說:哦,這煙賣的不錯!他心想,我們營口生產(chǎn)的香煙,能在首都這么大的城市占有一席之地,真是了不起呀!老人帶著溢于言表的高興心情離開了商店,邊走邊想,這“紅玫瑰”香煙給營口人民帶來了驕傲,給營口卷煙廠帶來了聲譽呀!
中年之后,老人由于氣管欠佳,把煙戒了,但一直珍藏著“紅玫瑰”香煙盒皮。一天,老人偶然拿出夾在書中的“紅玫瑰”香煙盒皮,仿佛突然遇見多年久違的老朋友一樣,是那樣親切。老人想,假如現(xiàn)在手中還有一盒“紅玫瑰”香煙,盡管好多年沒有沾香煙邊了,但一定要再抽上一支,回味一下當年吸著“紅玫瑰”香煙那種使人難忘的感覺。
讓老人欣慰的是,2016年末紅遼公司與營口煙草合作重新開發(fā)了“人民大會堂(紅玫瑰)”細支香煙,使這包創(chuàng)牌于1959年,并于1996年被定為營口市“市煙”的香煙,再次走進營口市千家萬戶。沒能聯(lián)系到韓萬林老人,但我想,韓萬林老人此時一定會無比激動,也許正在仔細端詳著“人民大會堂(紅玫瑰)”香煙,且珍而重之地抽出一支點燃。當老人吐著一串串灰白色的煙圈,看著它緩緩地上升,漸漸地變大,慢慢地消散時,老人從煙圈中定能看到,那曾經(jīng)在激情歲月中走過的每一個足跡。
“紅玫瑰”在遼寧卷煙工業(yè)歷史上是一段姹紫嫣紅的記憶,而此季“紅玫瑰”已然綻放,并綻放得更美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