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江蘇南京火柴廠出品的“古詩吟金陵”火花之“金陵春深圖”。
②陜西西安火柴廠出品的“唐詩畫意”火花之印有《送元二使安西》的一枚。
③安徽六安市火柴廠出品的“西湖十景詩詞”火花之“蘇堤春曉”。
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編輯整理 詩歌和繪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兩朵奇葩,無論是主題選擇,還是意境傳達,兩者都有著交融性和共通性,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作為可以互相融通的兩種藝術形式,在很多情況下,詩歌和繪畫巧妙搭配在一起,傳遞著別樣的詩情畫意。
筆者收藏有一些展現春天景色的火花,采用的就是詩畫相映的形式,為火花增添了許多藝術氣息。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上世紀80年代,四川資中火柴廠出品的“唐宋絕句”套花中有一枚火花,上面印有這首短小雋永、婦孺皆知的《春曉》。這套“唐宋絕句”火花采用傳統古籍裝幀設計風格,在豎式箋紙內印有唐宋詩詞名篇。詩作上配發的寫意畫,詮釋著詩歌的主題。
江蘇南京火柴廠出品的4組共16枚“古詩吟金陵”火花則以類似拼圖的形式表現四季美景。該套火花由江蘇畫家諸辛耕設計,詩詞由書法家李乃強所書。其中由4枚火花組成的“金陵春深圖”(圖①)描繪了古代金陵(今南京)的青山綠水以及白帆點點的江面。這套火花每枚上面都印有一首唐宋詩人游玩金陵時的詩作,其中廣為傳頌的有唐代杜牧的《江南春》。更有趣的是,這套火花上面還印有題為“金陵六朝名勝 南京今日新貌”的旅游景點分布圖,使得這套火花成為圖文并茂的袖珍導游圖。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代賀知章這首《詠柳》曾被印在陜西西安火柴廠出品于上世紀80年代的 10枚套“唐詩畫意”火花上。“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唐代楊巨源的《城東早春》也出現在這套火花上,與之相呼應的是雙燕在垂柳間嬉戲的畫面,生動表現了春回大地的勃勃生機。唐代王維那首《送元二使安西》也出現在這套火花上,與之相呼應的是一幅充滿離愁別緒的畫面:兩個黃衣男子,在一棵柳樹下依依惜別,或許遠走他鄉的那個人再也看不到這里的春光了。(圖②)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上世紀80年代,湖北麻城火柴廠出品的“花卉詩詞”火花,主版展現各種花卉,副版印有相關詩詞。其中,主版為月季花的火花,副版印有唐代韋應物的《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主版為玉蘭的火花,副版印有宋代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中國許多地方的春景已經成為著名景點。上世紀80年代,安徽六安市火柴廠出品的“西湖十景詩詞”火花中,有兩枚展現了西湖的春天。其中,“蘇堤春曉”火花(圖③)再現了西湖十景之首的旖旎風光,副版印有宋代程顥的《春日偶成》:“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這首融春景與理趣的詩,用明白曉暢的語言把柔和明麗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樂的心情融為一體,全詩表達了理學家平淡自然的審美追求,也表達了一種閑適恬淡的意境。“柳浪聞鶯” 火花描繪了西湖黃鶯互相嬉鬧、歡快飛舞于柳林之間的畫面,副版印有宋代徐元杰的《湖上》:“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詩中的“亂”字恰恰表現了黃鶯在明媚春光中的喜悅之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