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華成煙公司出品的“姜子牙”煙畫中的一枚。
②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河南開封卷煙廠出品的“包公”煙標中的一款。
③上世紀90年代,江蘇淮陰卷煙廠出品的“板橋”煙標。
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編輯整理 《論語》有云:“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正己修身是官員個體行為的基本規范,也是中國傳統廉政制度對官員修養提出的基本要求。中國歷朝歷代都有清官廉吏,他們不僅改善了當時的政治環境,也為后世從政者樹立了榜樣。這些著名的清官廉吏也出現在中國煙草企業出品的煙畫煙標上。
姜太公,名尚,字子牙,是西周周文王和周武王的軍師,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在建立西周王朝的過程中,他汲取商紂王亡國的歷史教訓,大力提倡“廉潔愛民、厚祿養廉”的政治主張。《太公六韜》有云:“馭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見其饑寒則為之憂,見其疾苦則為之悲。賞罰如加諸身,賦斂如取于己,此愛民之道。”就是說,開明的君主要以身作則,學習古代堯舜勤儉節約、廉潔愛民的精神,對遇到災難的百姓要給予救濟。他還倡導公正廉潔的社會風氣:“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潔愛民者厚其祿。”意思是說做官公正遵守法律就可以提高其職位,廉潔自律愛民就可以提高其俸祿。姜子牙成為我國最早的厚祿養廉思想的倡導者。筆者收藏有兩枚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華成煙公司出品的“姜子牙”煙畫,其中一枚呈現的是姜子牙端坐的畫像,另一枚(圖①)呈現的是姜子牙身穿黃袍、手拿令旗、騎在“四不像”上的畫像。
諸葛亮,字孔明,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他受命于危難之際,提出聯孫抗曹謀略。幫助劉備奪取漢中的諸葛亮被世人尊稱為“智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句話是對諸葛亮一生的準確概括。在《自表后主》一文中,諸葛亮寫道:“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至于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在那個時代,諸葛亮敢于公開家財以表清白,既在當時樹起了廉潔自律的標桿,也成為后世歷代官員學習的楷模。上世紀80年代,湖北襄樊卷煙廠出品的“諸葛亮”煙標,筆者共收集到5款,其中一款主版畫面是諸葛亮的畫像,副版印有“三顧頻煩天下計,一番晤對古今情”字樣。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以清廉公正聞名于世,人稱“包公”。因曾任龍圖閣直學士、天章閣待制,故有“包龍圖”與“包待制”之稱。他不攀附權貴,為人廉潔公正,故有“包青天”之名。《宋史·包拯傳》有相關記載:“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嘗曰:‘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河南開封卷煙廠出品的一款“包公”煙標(圖②),主副版圖案均為包公戲劇臉譜形象。上世紀80年代,該卷煙廠出品“包龍圖”煙標,其副版印有“公正廉明 鐵面無私”字樣;該卷煙廠還出品過10枚套“宋城”煙標,其中主版畫面為“州橋明月”的一枚,副版畫面為包拯身穿官服的畫像。此外,河南鄭川卷煙廠出品的 “包青天”煙標,主版畫面為包拯頭像,背景為光芒萬丈的太陽,寓意包拯清正廉明,副版為開封著名建筑龍庭。
鄭板橋,名燮,江蘇興化人,著名文學家、藝術家,清代揚州畫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詩、書、畫被譽為“三絕”。鄭板橋曾在河南范縣擔任縣令,上任時,他一不坐轎,二不鳴鑼,三不前呼后擁,而是一頭毛驢一書童,一捆行李一箱書,外加一張琴,直奔范縣而來。鄭板橋來到堂上,搬出文房四寶,先寫了一副對聯讓衙役貼到大門上。上聯:黑漆衙門八字開;下聯:有錢無理莫進來;橫批:勤政愛民。對聯一經貼出,范縣官場清廉之風、為民之風大為盛行,很快一縣之內風清氣正。上世紀90年代,江蘇淮陰卷煙廠曾出品“板橋”煙標,雖然該煙標(圖③)上沒有鄭板橋畫像,但主版畫面呈現的是鄭板橋最擅長的畫作——竹子,副版有其名言“難得糊涂”。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