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民族花卉”火花中展現 尼族的火花。
?
②“民族花卉”火花中展現撒尼族的火花。
?
③“民族花卉”火花中展現撒梅族的火花。
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編輯整理 我國56個民族,從生活習慣到服裝服飾,各有特色。上世紀80年代,湖北武漢、江蘇南通、北京等火柴生產廠都曾出品過展現民族特色的火花,對人們更好地了解各民族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多有助益。而由云南昆明火柴廠出品的6枚套“民族花卉”火花,能讓人們對少數民族支系有更多了解。
?
該套火花主版分別展現了身穿傣族、亻愛尼族、撒尼族、撒梅族、景頗族、白族等民族代表性服飾的女子,副版分別印有臘梅、梅花、水仙花、玉蘭花、一品紅、仙客來等盛開的花卉圖案。其中,展示 尼族(圖①)、撒尼族(圖②)和撒梅族(圖③)民族形象的3枚火花,是少有的展現我國少數民族分支風貌的火花。
?
尼族是哈尼族的一個支系,大多居住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 尼男子通稱為阿力,女子稱為阿布,是至今還在采用父子聯名制的民族之一。聯名制,即父親名字中的最后一個字,要作為兒子的姓,據說是為了保持家族的純正性。 尼人的住房與傣族的干欄式竹樓相似。 尼族是西雙版納地區至今唯一保留著搶親習俗的一個少數民族。 尼族婦女的服裝、頭飾在哈尼族的幾個支系中較為突出:她們多穿右襟無領上衣,下穿短裙,裹護腿;胸前掛有成串的料珠,頭戴一頂鑲有小銀泡及料珠的方帽,年輕姑娘還在帽子四周裝飾上成串料珠,耳旁垂有流蘇。
?
主要分布在云南路南、瀘西、彌勒、昆明市郊區等區域的撒尼族,是彝族的一個支系。撒尼族女性的服飾與電影《阿詩瑪》中女主人公的裝扮相同,即上衣為鑲花邊的斜襟長衫,外套小坎肩,長衫下擺露在小圍腰下面;下穿深色肥褲;用花布條包頭,青年女子的頭巾上常裝飾有兩個蝴蝶結。男子多穿鑲藍邊的坎肩、白襯衫,有時披斗篷,下穿肥大的深色長褲。
?
撒梅族也是彝族的支系之一,主要分布于云南昆明官渡區、紅河州、楚雄州等地。雞冠帽是撒梅未婚女子的帽飾,彝語稱之為“撒尼莫吐”,因該帽形似雞冠,故又稱“雞冠帽”。凡女孩年滿三歲都要戴此帽,直至出嫁。雞冠帽是用硬布剪成雞冠形狀,在上面繡上各種花卉,同時用許多顆代表星星和月亮的銀泡鑲嵌而成。由于雞冠帽是撒梅人服飾中最具特色的地方,因而這套火花中展現撒梅族的那一枚呈現的就是少女頭戴雞冠帽的形象。
?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語言規范問題,在展現 尼族和撒尼族風采的兩枚火花上,當時的“伲”字現在均統一為“尼”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