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煙草博物館編輯整理 每到大年三十,媽媽總會準備一道有頭有尾的紅燒魚,餐桌上嘴饞的小輩們只能觀色、聞香,卻不能食之,為了討個新年口彩——“年年有魚(余)”,魚是中國傳統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語言之一。其實人們喜歡魚,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新時期時代半坡先民,9月初我懷著對史前文化無比好奇的心態,踏上了西安半坡遺址,游覽過程中觀賞到了絢麗多彩的陶器、石器,都刻有或繪有魚紋圖案,據介紹這些精美的魚紋圖案是半坡族人崇奉的圖騰,展現了原始人與魚之間的密切關系和特殊情結。
??而在談及魚類代表時,不得不提鯉魚。宋代大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訴說著鯉魚名稱的由來:魚的側線上有三十六片鱗,鱗上有像十字的黑紋,三十六乘以十,剛好是一里的步數(古以三百六十步為一里)魚和里合成一個“鯉”字,鯉魚因此得名。鯉魚承載著中國民族傳統文化內涵,據史籍記載:“鯉魚多是龍化”,又引申為“鯉魚跳龍門”之說。直至今天,鯉魚的形象仍是喜慶吉祥的象征,民間吉祥紋圖中的鯉魚,則無所不在,織品花繡、窗花剪紙和陶罐器皿等,到處可見鯉魚活靈活現的形象。
??中國煙草博物館中收藏有鯉魚圖案的煙具,如水晶龍魚雙聯鼻煙壺(圖①)。該鼻煙壺材質晶瑩剔透、造型精致靈巧,壺有兩蓋,并列在上,一為石質,木塞,附象牙質壺匙;一為水晶質,軟木塞,附象牙質壺匙,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該壺以魚和蓮花為題材,卷尾的鯉魚全身的鱗片均清晰可見,刻畫的栩栩如生,寄予廣大勞動人民對生活豐裕、富足的美好期盼。
水晶龍魚雙聯鼻煙壺(圖①)
??煙博館收藏一件魚石鼻煙壺(圖②),該鼻煙壺為石質、無蓋設計。整個造型以鯉魚、蓮為主題,寓意“蓮(連)年有魚(余)”,鯉魚卷尾而起,有“躍龍門”之態,荷葉舒展自如,荷下有藕,葉中藏著青蛙和小魚,構圖生動、逼真,雕刻精美、細致,層次分明。該鼻煙壺運用了喜聞樂見的魚物圖,象征著人們豐富多彩的生活,并給千家萬戶帶去了吉祥美好的祝愿。
魚石鼻煙壺(圖②)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