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亮
虞亮收藏的繪有鯉魚圖案的“常德”煙標。
虞亮收藏的“紅魚”煙標。
虞亮收藏的“雙魚”煙標。
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編輯整理 提起齊梁故里江蘇常州,煙標收藏愛好者可能首先會想到兩個人:中國早期火花、煙標收藏代表人物,近代名士錢化佛先生是常州人。以煙標藏品總量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當代著名煙標收藏家戈小興,也是地地道道的常州人。
今年42歲的虞亮是一位民營企業家,也是常州一帶著名煙標收藏家。其收藏突出專題性,3000多枚“中華地名”專題煙標蔚為大觀,而300多枚姿態各異的“魚”專題煙標更是讓圈內人羨慕不已。虞亮還因此得到“魚王”的雅號。
虞亮收藏煙標的原因很單純也很簡單。童年時,他見煙盒花花綠綠挺漂亮,反面還可以當演算紙用,于是,他就留心收集,久而久之,收集漸成收藏。
“最初收藏煙標基本上靠在路上撿、找親友討、和朋友換。”說起最初那段煙標收藏歲月,虞亮感慨頗多,“但那段時光也是最值得記憶的,從青澀到成熟,一路走來,那份最初的喜悅和感動一直是我收藏煙標的動力。”
虞亮始終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多年來,他一直潛心搞好自己的專題收藏。宋代著名詩人陸游曾贊譽常州“儒風蔚然,為東南冠”。可見,常州有千年文脈,文化源遠流長。置身商海的虞亮身上也有一種溫柔敦厚的儒雅。
2009年,虞亮在自己的公司設了一個“風華堂”煙標煙具收藏館。一有閑暇,他就坐在館里,研究每一件藏品背后的歷史。2012年年底,虞亮收藏到一枚上世紀50年代江蘇南通志成煙廠出品的“南通”煙標。為了弄清楚這枚煙標畫面上的建筑物,2013年1月,虞亮忙里偷閑,專程跑到南通市檔案局查找相關資料。之后,他又根據了解到的線索趕到南通市鐘樓和文化宮等處實地拍照進行比對,終于弄清楚了。原來,煙標主版畫面上的建筑物是上世紀50年代南通標志性建筑之一的鐘樓和當時的市政府所在地,副版畫面上的建筑物則是南通市文化宮世紀影城。后來,虞亮根據考證寫成一篇題為《地名煙標之南通》的研究文章,發表在一家刊物上。
20余年來,虞亮在煙標收藏的道路上鍥而不舍,對煙標文化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很難想象虞亮這位已到中年的企業家會在很多夜晚,對著一枚枚浸染著歲月風塵的煙標苦苦探尋,之后又在鍵盤上敲出一篇篇文章。虞亮說:“煙標收藏是學習,是研究,也是一種享受。”通過煙標收藏與研究,虞亮的知識面也不斷拓寬。
虞亮愿意和別人分享收藏煙標的快樂,他的“風華堂”煙標煙具收藏館是對外開放的。對每一位來訪者,虞亮總是熱情接待,給他們講述收藏知識和藏品故事。他在自撰的“風華堂銘”中說:“堂不在大,有標則靈。友不在多,有標則行。斯是煙標,吾為奇珍。集藏做文章,眾友齊分享。交流有心得,收藏無止境。可以觀古今,閱中外。覓遍東西南北,歷盡苦辣酸甜。常州風華堂,武進虞亮也。藏友云:‘何苦之有?’”
為了收藏煙標,虞亮不僅投入了大量資金,也付出了無數精力與心血。每次出差,虞亮都會拜訪當地煙標收藏界人士,交友尋標。去年1月,虞亮聽說河南商丘的一位煙標收藏愛好者李先生手里有一枚罕見的商丘卷煙廠出品的“金鯉”煙標手繪稿,于是,他專門驅車趕到商丘見李先生,表示愿意出高價購買。但李先生手里也僅此一枚,不愿意轉讓。“釣魚”心切的虞亮就一直坐在李先生家的客廳里,和李先生講自己以前的收藏故事,講自己對“金鯉”手繪稿的渴望……就這樣軟磨硬泡了5個多小時,虞亮最終用真誠感動了李先生。李先生打趣說:“看來這條‘金鯉'還是放到你家的‘池塘’里養著比較好啊!”
去年10月份,一家煙標交易網站拍賣一枚上世紀20年代河南許昌大新同記煙廠生產的“金飛魚”煙標。經過45輪激烈競拍,虞亮終于把“金飛魚”收入囊中。由于當時參加競拍的人比較多,競爭十分激烈,競拍期間,虞亮每天都會上幾次網盯著這枚煙標。最終,以將近2000元的價格買下后,他才如釋重負。有人問他,以這么高的價格買一枚煙標值得嗎?虞亮笑著說:“沒什么值得不值得,有些煙標可遇不可求。再說了,千金散盡還復來。錢沒了可以再賺,自己喜愛的東西如果失之交臂那就是終生的遺憾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