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煙草博物館編輯整理 中國南洋兄弟煙草有限公司曾經出過一套香煙畫片——《二十四廉》,畫工精細,人物生動傳神,分別講述了二十四個古人的廉潔故事,相對于二十四孝故事,二十四廉故事比較少見。這套香煙畫片出產于民國初年,民眾對官吏的貪腐現象十分憤恨,南洋煙草公司順應民意,請畫家繪制了這套香煙畫片。?
《隱之飲泉(廉之九)》(見附圖)講述的是敢飲貪泉的廣州刺史吳隱之的廉潔故事。依據《晉書·吳隱之傳》記載,廣州城外二十里外,有水曰貪泉,人飲其水起貪心,即廉士亦貪。因此,過去那些趕路人,即使口干舌燥,望泉而過,也不敢妄自飲用。?
但是東晉新升任的廣州刺史吳隱之,走馬上任路過貪泉時,卻挹泉而飲,還放歌言志:“古人云此水,一飲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移心。”當時的廣州雖不如當今這么繁華和富庶,但也是一塊肥得流油的地方。自秦漢以來一直是重要的海上貿易中心和通商口岸。來自南洋、天竺、獅子國(今斯里蘭卡)、波斯等地的商船,一年數次運來大量的珍奇異寶、海外洋貨。當權者只要隨意“撈一把”,洋財、橫財便發定了。誠如《南齊書·王琨傳》有言:“廣州刺史但經城門一過,便得三千萬。”然而飲了貪泉并放歌唱誓的吳隱之破了這個例。他在廣州刺史這個肥缺上,始終保持不貪不占的清白操行。任期滿后,他從廣州乘船返回建康時,與赴任時一樣,依然身無長物,兩袖清風,與前后刺史離任歸還時"船載洋貨,車裝珍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吳隱之去世后,朝廷表彰了他的奉公廉潔,石門貪泉也享名遐邇。為了紀念吳隱之,警示后人,人們特地在石門村樹立了一塊“貪泉碑”,碑上還刻有吳隱之的貪泉詩,并在山崗上建了座吳隱之廟。 時過境遷,吳隱之的廟早已不見,而為了避免“貪泉碑”被破壞,幾經遷移,石碑被保存于廣州博物館中。?
這套珍貴的小煙畫,至今仍有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