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煙草博物館報道 中國煙草博物館農業館入口處有一塊牌匾,上面書有“煙魁”二字,與永定條絲煙有關。
位于閩西南的永定,常年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加上土質優良,種植煙草的自然條件比較優越。明朝萬歷年間,永定引入曬煙。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使這里種植出來的煙葉品質極佳,而工藝考究的制煙技術也為永定條絲煙帶來很高的聲譽。
制作條絲煙的場所,在當地被稱為煙棚。煙棚有兩種:一種是大型煙棚,專人專職收購曬煙,請專門的師傅制作,成品銷往國內外;另一種是小型煙棚,由小業主操辦,全家都參與制作,業主是老板同時又是技術水平相當高的技師,制作的煙包主要出售給大型煙棚,部分供應本地。
煙棚制作條絲煙一般有下面幾道工序:
分選煙葉。由有著豐富經驗的長者把煙葉按上、中、下三等分開。確保煙葉等級是制作高品質條絲煙的前提,等級不同,制作出來的成品優劣差別很大。
撕煙葉。把整張煙葉撕成小片(俗稱“皮子”),去掉骨子(煙的葉脈)。
打煙葉。由工藝水平高的師傅操作,把撕好的“皮子”鋪放在煙坪上,讓陽光暴曬并不斷翻動。待所有的“皮子”都曬得酥脆,打葉師傅雙手各執一木棍,扭秧歌一般,一邊用腳翻動“皮子”,一邊雙手舉棍揮打,直至把“皮子”打成碎屑,再用不同規格的網篩把細小的骨子和殘留的灰塵篩去。
制“煙板”。把打好的煙葉碎屑收放在室內干凈處使其回潮。接著按比例噴灑花生油并撒上姜黃粉,加適量溫水拌勻,至緊握成團、拋起即散為宜。之后,把煙屑裝進特制的木筐架壓實成“煙磚”,把“煙磚”安放在絞煙馬凳上,上面加壓板,用力擠壓“煙磚”。壓結實后取出,切成長寬適度的“煙板”,再把“煙板”疊放整齊,用繩索捆緊,豎放在馬凳中間,用長木凳夾起,擠掉煙油,壓得結結實實的。停留一段時間,將“煙板”卸下,這道工序即告完成。
刨煙絲。這是一項技藝要求很高的活兒。一般年輕小伙子需學徒三年才能出師。首先,把“煙板”放在特制的刨煙架上夾緊,由刨煙師傅用鐵制刨刀由上而下刨削,刨成細如毛發的煙絲,且煙絲不能斷。刨好的煙絲分列兩行,整齊地排在長方形的木盤內。
包煙。每包煙包有兩重紙才能包得方方正正。煙包包好后蓋上牌號印記,稍晾曬后便可裝籠,然后進行銷售。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