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城市快報》報道 煙標與火花是卷煙與火柴的商標,位列國際流行的四大收藏品(還包括郵票、錢幣)之中。天津市檔案館館藏有1904年至1952年的煙標及圖樣113枚、1920年至1952年的火花及圖樣22枚,反映了這一時期卷煙、火柴工業的狀況和產品設計風格?!?/p>
天津是中國卷煙工業的發源地,美商老晉隆洋行于光緒十七年(1891年)在天津開辦機制卷煙廠,“中國有紙煙機器,蓋導源于此”。1903年,官商合辦的北洋煙草有限公司在天津正式成立,“是為中國造煙之起點”。1891年至1952年,天津卷煙工業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煙標也隨著社會變遷形成不同時代的不同特色?!?/p>
1891年至1910年為天津卷煙工業創辦期。這一階段,以希臘人和日本商人經營的煙草公司為主,民族資本經營的則有北洋煙草公司和麟記煙草公司。外資煙廠由于最初的銷售對象為在華的外國人,無論圖案還是文字都具有強烈的異域風格。中國民族資本經營的企業,煙標內容以瑞獸和吉祥圖案為主,彰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特色?!?/p>
1911年至1937年為天津卷煙工業成長期。辛亥革命以后,由于經濟迅速發展,天津作為北方重要工商業城市的地位逐漸顯現。隨著日本東亞煙草公司和英美煙公司在津設廠,天津成為北方卷煙工業的重要基地。這一時期的卷煙產品以機制卷煙為主,1934年后,天津英美煙公司更名為頤中煙草公司,隨之改變了“哈德門”“大前門”等商標圖案設計,強調了本土化?!?/p>
1937年至1945年為卷煙工業的衰落期,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淪陷后的天津民族煙草工業受到強烈的打擊。日本侵略者對卷煙生產銷售實行配給,將所有卷煙廠納入旗下,進而壟斷市場,致使許多民族卷煙企業紛紛倒閉。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天津卷煙工業只有兩家較大的企業—日本軍方管理的頤中煙草公司和東亞煙草公司,主要生產頤中的“共榮”“旭光”“華道”牌卷煙和東亞的“16號”“吉金”“神武”等品牌的卷煙?!?/p>
1945年至1949年為卷煙工業的曲折期??箲饎倮院?#xff0c;由于國內卷煙商品短缺,大量的美國煙涌入中國,卷煙企業仿照外國卷煙的設計風格,歐美文化色彩十分濃厚。隨著國民政府對進口物資的限制和媒體對國產產品商標西化的反對,煙標設計從內容到形式又開始趨向民族化?!?/p>
新中國成立后,東亞煙草工廠被人民政府接收并更名為恒大卷煙廠。1952年,外商天津頤中煙草公司被國營天津企業公司接管,更名為國營天津卷煙廠。后經過公私合營,兼并重組,形成天津卷煙廠獨家經營的格局。這一時期,商標以政治題材為主,圖案設計簡潔,色彩趨于鮮艷,體現了濃郁的民族風格。
而與卷煙不可分割的火柴,也有著自己不同尋常的歷史。火柴屬于舶來品,舊稱“洋火”和“自來火”,光緒十三年(1887年),天津自來火公司創立,生產“老龍牌”黃磷火柴。宣統元年(1909年),中國商人羅劍秋設立北洋火柴廠,1910年,商人張新吾在西沽成立了華昌火柴公司。此間又有日商的東亞磷寸、中華磷寸公司在天津建廠,天津火柴業形成中國商人和日本商人分庭抗禮的局面??谷諔馉幈l后,日本對火柴業實行配給。抗戰勝利后,中華磷寸被國民政府經濟部接收更名為中華火柴廠,與東亞煙草、東亞面粉合并成恒大企業公司。天津的火柴企業開始生產硫化麟,俗稱“紅頭火柴”,但產量不好。新中國成立以后,火柴業得到新生,其中國營中華火柴廠規模最大。1956年公私合營后,形成中華火柴廠獨家經營的局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