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首次提出,濃墨重彩地——以“品牌發展上水平”的核心目標——寫入“卷煙上水平”,“532”、“461”貫穿了整個“十二五”期間的品牌發展,并在“十三五”前期繼續保持了相當的慣性釋放。隨著“532”、“461”的推進實施,對于塑造“大品牌、大市場、大企業”格局、培育中式卷煙知名品牌、提升行業競爭力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9年,在承上啟下的重要時刻,“136”、“345”作為“1+6+2”現代化煙草經濟體系的五大主要目標關鍵,圍繞形成“136”品牌規模引領集群和“345”品牌效益引領集群引領中式卷煙品牌的高質量發展,以中式卷煙品牌創新力、競爭力、影響力的持續提升來推動煙草全產業鏈整體水平和中國煙草整體競爭實力明顯增強。
正所謂綱舉目張、執本末從,“136”、“345”在過去兩年引領著中式卷煙——沿著正確方向、堅持正確標準、采取正確方法——高質量發展。截止2020年,有8個品牌銷量超過300萬箱,5個品牌超過200萬箱,“中華”銷售收入穩定在1500億元以上,有4個品牌突破1000億元,“南京”非常接近1000億元,還有3個品牌超過600億元。
從“532”、“461”到“136”、“345”,在相同的目標引領之外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1.起點不一樣。2010年前后,盡管已經完成了百牌號、兩個“十多個”和20+10重點骨干品牌的鋪墊與預熱,但當時的重點品牌,不夠大,更談不上強。2009年,20+10重點骨干品牌商業銷量2400多萬箱,占全國市場比重達到54%。只有12個品牌銷量達到100萬箱,銷量最大的“白沙”也就260多萬箱;只有1個品牌銷售收入達到500億元,6個品牌超過300億元。
到了2018年,31個重點品牌全年銷量已經突破4000萬箱,市場份額也達到86%以上。已經有3個品牌商業銷量突破300萬箱,4個品牌超過200萬箱,還有7個品牌達到100萬箱以上;“中華”銷售收入突破1500億元,幾乎3倍于2010年,有3個品牌達到1000億元以上,2個品牌達到800億元,4個達到600億元。
2.標準不一樣。“532”、“461”發布之初,并沒有明確的類別設限,在為培育“532”、“461”知名品牌建功立業的活動中首次了“雙15”概念,明確了三類以上的統計口徑,在2011年發布的2020年重點品牌名單正式啟用了“雙15”標準。考慮到當時——2010年——四五類煙仍然占據54%的市場份額以及1.8萬單箱批發均價,三類以上排名既有前瞻性,又有可行性。
2018年,雖然三類煙成長為份額比重超過40%的最大價區,但一、二類煙的市場份額也接近40%,同時提供了最大——接近全部——的增量支撐,再加上“需求拐點”后對于結構提升的倚重,以及單箱批發均價進入3萬元區間之后仍然保持了較為旺盛的增長速度,將中高端產品作為重點品牌發展重心和評價標準,就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3.心態不一樣。“532”、“461”發布之初,既有產業層面對于大品牌的強烈期待,500萬箱、300萬箱、200箱的明確目標和具體的時間進度,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壓力傳導;更有品牌層面確保一席之地的壓力承接,而當時品牌數量相對偏多又進一步傳導出壓力放大。所以,整個行業——尤其工業企業——有非常強烈的緊迫感,早日實現遠比更好實現來得重要而急切。
相比于“532”、“461”時期的緊張與急切,“136”、“345”的提出,大家對于“136”、“345”的實現,在心態上更加地自信和從容,循序漸進、腳踏實地、久久為功成為了廣泛的產業共識。除了目標設定本身非常的務實、理性,在這背后更重要的是,在消化“十三五”末期政策性沖高負面影響過程中所建立起來行業性的反思和警醒。
這種心態不一樣,賦予了“136”、“345”和“532”、“461”的最大不同,或者說整個行業面對“136”、“345”的最大不同。
不搞應試教育。之前對于“532”、“345”,大家第一反應是對號入座,為了確保一席之地,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應試教育,甚至于不惜代價、不顧后果地湊數達標。現在到“136”、“345”這里,更接近于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不追求一時快、短期快,“136”、“345”是一個用高質量過程、高質量標準和高質量方式來實現1+1=2的結果,而不是用2=1+1的結果倒置。
回想之前“532”、“461”一度跑偏的誤區:
一是貼牌式整合。在“532”、“461”發布之初,貼牌式整合是效果最直接、風險最可控的技術實現,除了統計口徑立竿見影的數據增長,貼牌式整合并沒有——也不可能——發揮出更大作用,消費者也仍然沿襲著既有的、習慣的品牌認知,尤其當初市場區域偏窄、產品結構偏低的整合品牌到最后基本沒有擺脫濤聲依舊、不成氣候的結局。
二是產品線下延。現在回過頭來批評當初大力發展三類煙是否合適多少有些事后諸葛,但壓低產品線的后果卻只能由品牌自己承擔,對比2020年和2015年、2010年的品牌排名,增長乏力、份額收縮、排名下滑的背后,依靠下沉產品線所實現的規模擴張不斷地讓步于結構提升,解渴而不是補水的做法到最后變成了越解渴越口渴。
三是關起門保護。在“532”、“461”一開始,大家還是相對比較克制,更多精力也用在內部的品牌整合、資源聚集,但隨著后幾年目標壓力的持續放大,動作變形的問題日漸突出,為了完成基本的增長,不得不陷入到關門封鎖、尋求保護,這不僅阻礙了“532”、“461”品牌的健康發展,傷害了市場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行業整體競爭力。
因為不搞應試教育,不僅從源頭上解決了這些一度跑偏的問題;也因為素質教育,從根本上為“136”、“345”奠定了高質量發展的基調。從應試教育的進退失據到素質教育的從容不迫,還原了整個行業圍繞建設現代化煙草經濟體系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只有堅持新發展理念,才能心無旁騖、堅定不移地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效能治理、造就高素質隊伍。
所以,和整個行業這些年更加低調內斂的行事風格一樣,面對“136”、“345”也有更多的沉心靜氣、堅定篤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