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的人總以為,自己只要不在孩子面前抽煙,便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但是,已有的研究提示我們,兒童或是“三手煙” 的最大受害者。
今天,香煙煙霧中最主要的壞分子——一手煙、二手煙的危害,尤其是對兒童的危害,幾乎人盡皆知。所以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一種說辭——“我從來不在家里抽煙”或者“我從來不在孩子面前抽煙”。
吸煙的人總以為,自己只要不在孩子面前抽煙,便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煙霧暴露中的“非主流”分子——“三手煙”。
什么是三手煙?三手煙被定義為附著在室內物體表面的殘留煙草煙霧,以及從這些三手煙附著污染的物體表面上重新釋放出來的氣體和懸浮顆粒,還包括停止吸煙后,物體表面殘留煙霧化合物與室內空氣中化合物反應產生的新污染物。用接地氣的說法,大概就是您抽完煙以后,您的皮膚、衣服和家里的沙發、家具表面殘留的煙霧顆粒物,并且這些化合物還會和環境中的化合物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更多的有害物質。
從定義中可以看出,三手煙與一、二手煙不同,一、二手煙往往是在空氣中,由吸煙者經口腔吐出。一、二手煙最大的 “好處” 在于其可避免性:如果你不與吸煙者發生接觸,不與吸煙者同在一個密閉環境,就可不接觸其煙霧危害。
而三手煙最大的問題,恰恰是其附著性強,在吸煙者的皮膚、衣服、頭發上,在其吸煙環境的沙發、柜子、地面等周圍環境物品上均可檢測到香煙顆粒物。當吸煙者在外吸煙后,他一旦回家,皮膚、衣服、頭發上的顆粒物便跟隨他回家,隨后又附著在家中的沙發等物品上。
從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家庭中哪個成員接觸吸煙者衣物的可能性最大,受到的危害便最大。故關于三手煙的研究,幾乎都在家庭婦女和嬰幼兒中間進行。因為傳統文化的影響,家庭婦女承擔了更多洗衣服、收拾清潔物品表面等工作,所以接觸上面附著的煙霧顆粒物機會較多。另一個群體便是嬰幼兒,他們體型小,活動范圍受限,喜歡在地面、沙發等物品表面玩耍,還喜歡吮吸物品和手指,接觸風險極大。
國內暨南大學牽頭的一項橫斷面調查,共納入15682名孕婦,其中無煙草暴露者7564人(48.2%),暴露于一手、二手和三手煙的孕婦數分別為89(0.6%), 2349(15.0%)和5680(36.2%)。然后對這些孕婦進行EuroQol視覺模擬量表評分,該量表主要用于評價個體身心健康狀況。結果發現沒有煙草暴露的孕婦在評分中得分最高,而暴露于一手煙、二手煙和三手煙的孕婦的評分,都與無煙草暴露的孕婦存在顯著差別。這就意味著無論一手煙、二手煙還是三手煙,都會對孕婦的身心健康帶來損害。
三手煙最大的受害者莫過于嬰幼兒,因為這個群體在居家活動過程中很容易接觸到大量三手煙。研究顯示,家庭成員有吸煙者的孕婦更容易早產,而且三手煙暴露會導致新生兒腸道菌群的微生物組學改變。另有研究報告,三手煙會導致嬰幼兒腸道菌群微生物系統發育的α多樣性顯著增加,這意味著這些嬰兒的腸道微生物的種類和分布與無煙霧接觸的嬰兒不同,尤其是棒狀桿菌、雙歧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細菌種屬分布和數量不同,而這種腸道微生物組學的改變或參與了兒童時期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中耳炎等諸多疾病的發病。
另外,多項研究也發現了三手煙的其他損害。
在小鼠實驗中發現,三手煙暴露可影響動物體內最大的化工廠——肝臟對生化物質的合成與代謝,引起肝臟的生化功能紊亂,影響諸多代謝途徑。如三手煙可影響甘油磷脂、谷胱甘肽的代謝,而谷胱甘肽是機體抵抗氧化應激損傷的重要物質,其代謝異常會導致機體抗氧化能力下降。三手煙還可導致小鼠出現肝臟內脂質蓄積,參與磷酸膽堿合成的代謝物減少以及膽堿缺乏,這些都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病相關。也就是說,三手煙可從分子水平影響肝功能。
眾所周知,尼古丁是香煙煙霧眾多毒害物質中的頭號殺手,尼古丁進入人體后,其初級代謝產物可替寧主要存在于血液中,經尿液排出體外。因可替寧半衰期較長,故常用作評估吸煙或被動吸煙量的標志物。
在巴塞羅那進行的一項橫斷面研究發現,三手煙暴露的人群唾液中可替寧含量顯著高于無香煙煙霧暴露者,而且二手煙和三手煙暴露的人群唾液中可替寧含量無統計學差異。這個研究結果說明三手煙暴露可以導致尼古丁進入人體,并且造成危害,而且其危害程度堪比二手煙。
但是,三手煙的問題始終未得到重視。其危害目前尚未被大眾廣泛了解,甚至大多數醫學專業人士,都尚不清楚三手煙的危害。而上述研究提示我們,兒童或許是三手煙最大的受害者。中國傳統文化里兒童是整個家庭的核心。為了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如果您有吸煙的習慣,建議您從現在開始戒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