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電子煙設備的第一生產大國。我國供應鏈占全球市場份額高達95%,其中90%以上供出口,是電子煙產業鏈上不可取代的重要組成。眾所周知,與國內許多行業不同,中國的電子煙制造商以原創品牌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了成功。隨著市場的成熟,上、中、下游市場開始不斷整合,形成了整個電子煙產業鏈的布局。
2019年,全球共有218個國家和地區從中國購買電子煙產品,總金額高達765.85億元,其中美國是最大市場,占比高達25.48%,金額為195.14億元。歐洲地區的荷蘭、英國、德國都位列我國前十大電子煙出口國家。
正因為絕大多數的電子煙都出口到了國外,更好地了解各地區的電子煙監管政策顯得對尤為重要。某些重要市場的任何區域政策變化都會對國內整個產業鏈產生影響。美國去年出臺了針對特殊口味(水果味等)封閉式電子煙的銷售禁令。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子煙出口市場,美國的這一項禁令再加上疫情的雙重作用下,對我國電子煙行業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受這些全球趨勢的影響,歐盟委員會早前曾對Politico表示,他們正在考慮在歐盟范圍內限制調味電子液的銷售。雖然這種類型的"禁令"不會直接阻止電子煙設備的進口或銷售,但由于水果味電子液體特別受歡迎,禁令肯定會導致設備銷售的大幅下降。歐盟委員會應該意識到他們在區域內的行為不僅會影響歐洲電子煙行業,而且會給中國電子煙制造商以及歐洲電子煙供應商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甚至還會打擊他們在減少煙草使用方面進行宣傳的積極性。
歐盟作為一個整體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電子煙消費市場,而歐洲市面上銷售的電子煙產品幾乎全是中國制造。一旦禁令實施,無疑會使國內電子煙制造商的現狀雪上加霜。歐洲獨立電子煙協會(IEVA)一直致力于代表行業內參與者發聲,如公司、批發商、制造商、業內合作伙伴等,以實現為電子煙行業建立與煙草有別的監管框架的目標,而此次也不例外。
最近在歐洲議會議員中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議員對電子煙以及它們與傳統煙草的區別了解有限。與此同時,歐洲獨立電子煙協會(IEVA)正在積極努力向議員們宣傳有關電子煙的正確信息和數據,以便在他們制定新法規的時候,能夠了解現實情況,不被誤導。
電子煙行業的確應該受到監管,但不能通過對口味的限制來間接禁止。歐盟委員會這種做法無疑是變相對行業進行“制裁”。而此種做法最終必將波及到我國的電子煙產業。歐洲獨立電子煙協會(IEVA)會長DustinDahlmann表示,“時至今日,25%的歐洲人仍在吸煙,而其中大概會有一半人死于與吸煙有關的疾病。”同時,他又補充道:“除了傳統的煙草控制措施外,鼓勵吸煙者使用電子煙作為危害較小的尼古叮輸送系統,有可能拯救數千萬人的生命。”
歐盟去年10月在吸煙者眾多以及二手煙猖獗的歐洲所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80%的歐洲煙民在改用電子煙后徹底戒煙。正如所有行業一樣,電子煙行業需要規范化才能走得長遠,但歐盟正在研究的任何新提案都應該考慮到最新的公共健康和相關科學數據。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護公眾健康的同時,讓一個重要的行業得到發展。而不是讓歐洲整個行業乃至中國電子煙設備制造商面臨前所末有的挑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