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云南,行走紅河。
6月28日,在云南省紅河州彌勒市星田工業園區紅河煙草產業園,云南中煙紅云紅河集團紅河卷煙廠落成儀式順利舉行。這是一個夢想的結束,也是另一個夢想的開端,維系在兩個夢想之間的就是紅河卷煙廠新廠區——一座新型智能化制造卷煙工廠。
蓄勢 紅煙人的新廠夢
1985年,紅河卷煙廠在彌勒城區建廠,歷經3次大規模技改升級,至1995年,該廠生產設備科技含量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崛起的紅河卷煙廠以紅煙速度、奔騰精神創造了行業的“紅河現象”“紅河奇跡”,也在祖國西南邊陲創造了“一家企業改變一座城市”的佳話。在那個時代,紅河卷煙廠是“花園工廠”的代名詞,是紅河州的一張名片,是行業閃耀的一顆新星。
隨著時代發展,城市化進程提速,建廠30多年的紅河卷煙廠成為彌勒的“城中廠”。與此同時,“九五”技改后再沒有實施大規模技術升級,也讓其工藝設備逐步落后于行業發展步伐。
隨著紅河卷煙廠的先發優勢不再,紅煙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曾經以“拓荒牛”精神聞名行業的紅煙人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辜負曾經的榮光。
“易地技改、建新廠”!這成為紅煙人共同的夢想。困守城區、不得寸進的紅河卷煙廠,在數十年中積蓄起對于建新廠最殷切的期盼,寄托了最美好的夢想。
2013年9月,紅河卷煙廠易地技術改造項目獲國家煙草專賣局批復,該廠易地技改項目正式啟動。項目位于彌勒市星田工業園區紅河煙草產業園內,以生產設備網絡化、生產數據可視化、生產過程透明化、生產決策智能化的“四化”智慧工廠為建設目標,致力于將紅河卷煙廠打造成為云南中煙管理和技術創新的重要基地。
順勢 “拓荒牛”的建設史
在標準高、要求高、難度高的“三高”易地技改項目面前,紅煙人沒有叫苦,沒有叫累,臉上洋溢著夢想成真的幸福笑容,“拓荒牛”再次出發,猶如奔騰不息的紅河水,勢不可擋!
紅河煙草產業園曾經還有一個名字,“小石山”。地如其名,三面環山,地下熔巖密布,環境荒涼。2016年,800畝的紅河卷煙廠新廠區在這里動工,拔地而起,堪稱新時代的“移山”。
幾個簡單的數據,足以說明“拓荒牛”的辛勤:小石山建設地塊為低丘緩坡山地,喀斯特地貌,最大高差57米,場地平整工程共計完成土石方挖填量439萬立方米,自易地技改批復至新廠落成,歷時8年。
困難的背后往往是更大的機遇。小石山地塊建設難度大,區位優勢卻相當明顯,距離城區6.5公里,距離云南出省主要交通要道廣昆高速約8公里,交通便利。
未來的發展空間也是此次易地技改注重的標準之一。“從項目選址伊始,就系統考慮了未來發展需求,以組團建設的新模式,按‘一園四區’的規劃,形成紅河煙草產業園,為未來煙草產業發展潛能的釋放留出了空間。”紅河卷煙廠副廠長李斌說。
高標準、嚴要求。此次技改項目,凝聚了紅煙人的智慧和汗水,成為云南中煙首家在項目設計、建造全過程引入BIM技術應用的工廠,通過BIM技術將建設二維設計圖轉變為三維實體模型,實現設計過程優化調整。“在初步設計階段,共提交設計驗證報告20份,提出設計干涉、設計缺漏、設計不合理問題252項,這為我們優化設計方案發揮了積極作用。”紅河卷煙廠易地技改項目管理組副組長丁鐘表示。
項目有一個遠大目標:建設一個20年內不落后的工廠。為實現這一目標,紅煙人對技改各部分各環節的重要性進行先后排序,將優勢資源投入到與生產相關的領域中。“排在第一的是生產工藝,接著是公用配套,也就是生產保障方面,然后是工廠建筑,標準是滿足功能性的使用需求,最后才是綠化、辦公條件等方面。”在丁鐘看來,這正是紅煙人的務實,也是“拓荒牛”精神的最好體現。
在長達8年的新廠易地技改與老廠生產保質保量過程中,“拓荒牛”出色地完成了既定目標。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圍繞云南中煙核心品牌建設,力求在工藝技術上支撐品牌可持續發展,適應未來精益化和小牌號、特殊規格的定制化生產需求,努力實踐工業4.0,促進“兩化”深度融合,推進“智慧工廠”建設。
新工廠、新紅煙,這座嶄新的智能制造工廠早已迫不及待準備展現自己的澎湃力量。
起勢 智能廠的進擊路
“紅煙新工廠的落成,標志著云南中煙整體制造實力有了新的躍升。”云南中煙黨組書記、董事長陳衛東表示,新工廠的裝備技術、智能制造、特色工藝、現代物流代表和體現了一流水平,是云南中煙全面創一流、實現由大變強的重大戰略工程。
智能化控制,是此次技改的最大亮點。紅河卷煙新廠建設,以易地搬遷技改為契機,以智能制造工廠建設為切入點,采用新一代數字化技術、智能化技術提升生產制造水平,實現制造過程優質、高效、低耗、綠色及安全,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易地技改后,我們的質量管控工作將更有針對性。通過建模與大數據分析,為車間提供數據服務,找出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可以提升的地方,使產品質量穩中向好。”紅河卷煙廠品質管理部部長朱明介紹道。
新廠將給產品質量帶來改善,只是變化之一。業務協同和系統集成曾是紅河卷煙廠的短板,數據不同步、需要人工轉換,都帶來了協同和效率上的影響。紅河卷煙廠易地技改網絡工程組組長何毅介紹:“為了擊破‘痛點’,在技改剛開始時,我們就對頂層規劃和集成設計作出了部署。”
圍繞生產計劃執行,新工廠對工藝質量管控、設備運維管理、物料管控、能源生產供配等業務線進行梳理和優化,解決了流程不完整、系統邊界范圍不清、接口不通等問題。生產制造從人和機器的協同,變成由信息和數據驅動。
實現信息整體集成只是基礎。“智能化的終極目的,是針對很多業務場景的能力提升,智能工廠的目標就是精益、協同、高效。”何毅說。未來5至10年,紅河卷煙廠將在信息整體集成的基礎上,挖掘和提升業務線中每一個活動的智能化能力,以“點—線—面”方式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體。
為實現以智能化、數字化為主的技術設計,新工廠還充分利用工業互聯網,逐步建成生產控制與管理決策智能化、生產過程透明化、上下游業務協同化等智能化系統。“現在,在制絲、卷包等各條生產線,都能夠做到實時KPI指標績效分析、問題洞察、短板評估等。”李斌介紹道。
同時,在建設新工廠物流系統過程中,紅煙人引進了堆垛機、高速分合流、EMS小車系統、AGV小車、拆碼垛機器人等眾多達到國際一流技術水平的硬件設備。物流系統高度集成化、信息化、智能化,讓新裝備與新技術平臺形成融合,讓物流業務與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與中煙ERP系統、工廠MES系統、APS系統等無縫銜接。通過運營實踐后,智慧物流系統與其他系統的高效融合,將充分展示智慧化工廠工業體系的新格局。
齊心協力共創輝煌,努力突破再建新功。此次紅河卷煙廠新廠的落成,恰逢“十四五”開局、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歷史時間節點,這也意味著這座崛起于彩云之南,佇立在紅河之畔,以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質量施工、高效率運作,擁有眾多核心技術,達到“國內一流、全球領先”的新型智能化工廠,將作為云南卷煙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桿,向著紅煙夢、中國夢奮進;在努力成為行業探索工業智能化“排頭兵”的道路上,與時代同行;在中華大地開啟新的歷史發展篇章中,爭創新作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