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煙又不像假酒假藥,抽不死人,有那么大危害嗎?”
“假煙也是一種產業嘛,不也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走私煙也有真煙,價格還便宜,怎么就不能買呢?”
……
一些人對假私煙存在這樣那樣的誤解,在他們眼中,假私煙并非一無是處,卷煙打假打私似乎有點“多管閑事兒”。真的是這樣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假私煙帶來的種種危害吧······
嚴重損害身體健康??
卷煙中所含的焦油是危害人體健康的重要成分,目前正規煙草企業生產的卷煙焦油含量每支不超過11毫克。而假煙由于使用有毒有害的劣質原輔材料以及落后的制造設備、生產工藝,焦油含量高得嚇人。有的假煙中焦油含量每支高達50毫克以上。如果吸入假煙中所含的大量焦油,會使誘發各種癌癥和心肺、腦血管等方面疾病的風險性大大增加。
現場查獲的用于制假的發霉煙絲
為了逃避打擊,一些制假窩點周邊環境惡劣,煙葉等原輔材料隨意堆放,有的甚至緊挨著臭水溝、豬圈、牛棚、廁所等地,連最起碼的衛生條件都不具備。在運輸過程中,不法分子將假私煙夾藏、混雜在燃油、化學品、肥皂等物品之中,致使假煙嚴重吸收異味。卷煙是吸食性消費品,一旦交叉污染,必將嚴重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執法人員正在查處郵遞包裹中夾藏的假煙
造成巨額稅收流失??
假私煙在損害人們身體健康的同時,還給國家稅收造成巨大損失,嚴重影響國家財政收入。
由于卷煙是高稅產品,煙草制品非法貿易獲利巨大,不法分子的貪婪讓卷煙制假和走私行為成為一種世界普遍現象。卷煙制假走私,成為一個涉及境外走私集團、境內制假人員和非法運輸團伙的產業鏈條,就像一條“吸血導管”從國家的“經濟血脈”里瘋狂抽血。有關資料顯示,每年在我國境內銷售的非法卷煙達200萬箱左右,標值約為460億人民幣以上。換而言之,非法煙草制品的貿易額,一年就可以抵得上一個中等城市的財政收入,2年多就可以建一座三峽大壩,不到5年就能“吃”掉差不多整個京滬高鐵的總投入。
我國每年查獲的假私煙數量巨大
極大敗壞社會風氣??
卷煙制假和卷煙走私,源于利益誘惑,影響卻絕不僅限于經濟層面。
在一些地方,卷煙制假和走私行為已經帶來了嚴重“內傷”——“制假無害論”“走私生存論”“走私致富論”等錯誤觀念盛行,造成了干部群眾思想意識上的混亂。
一旦卷煙制假走私形成一種“產業”,經濟的虛假繁榮將給地方經濟轉型帶來機會成本的上升。不少制假村成為“臟亂差”的典型,當地一些傳統產業日益萎縮。而一個地區一旦錯過其關鍵發展期,將長時間面臨不利的發展局面。
亂搭亂建、堵橋堵路、暴力抗法、黑惡勢力……為了逃避打擊和刑事制裁,制假分子不僅持槍護假,還通過非法渠道大肆招募外籍人員制假,甚至跑到海上制假,搬到緬甸、越南等地開工。畸形的“產業”,滋生的是不良的社會風氣,損害的是國家主權和安全。
嚴重破壞政治生態??
更為嚴重的是,卷煙制假走私往往伴隨著基層組織渙散、領導干部腐敗、社會風氣敗壞、犯罪率上升等一系列問題,嚴重破壞地方政治生態。
假私煙往往與腐敗相伴。為了逃避監管和打擊,不法分子不惜重金拉攏有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充當“保護傘”。
例如,一臺煙機“落地”,村干部很難不知情,制假分子便想方設法“打通”各種關系,一級一級滲透。曾經有一名制假分子,為了安插一臺煙機,不惜拿出50萬元“搭橋鋪路”。一名走私卷煙的不法分子交代,他每個月都要準備近百萬元的現金作為“活動經費”。
巨額金錢利誘之下,一些村委會干部淪為制售假煙活動的“保護傘”;一些基層執法人員,袒護包庇、消極應付,“能不抓就不抓,能不拘就不拘,能不捕就不捕,能不判實刑就不判實刑”。制假分子得不到有效懲罰,違法成本太低,這也是假煙在一些地方久打不盡、屢禁不絕的重要原因。
有了“保護傘”,不法分子更加肆無忌憚,一些地區“假”“惡”勾結,以假養惡、以惡促假,形成了盤踞當地多年的涉煙違法犯罪團伙。制售、走私假煙所帶來的巨大“收益”,已成為一些重點地區黑惡勢力的“財”和“血”。“假”不除,“財”難斷,“惡”難盡。
執法人員正在查處走私卷煙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經濟環境與良好的生態環境一樣,都是造福地方百姓的必要條件。打擊卷煙制假走私犯罪活動,既是一場重大的經濟斗爭,又是一場嚴肅的政治斗爭。打贏這場斗爭,需要社會共同努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