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2049畝土地,種植烤煙、辣椒、紅心薯、佛手瓜等多種高效農作物,貴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的鄒小毫是當地有名的“農民企業家”。
他的創業致富歷程,是普通煙農的成長路,更是一部精彩的奮斗史。
瞄準“黃金葉”,收獲第一桶金
鄒小毫準備去交售金燦燦的烤煙
鄒小毫是板當鎮新塘村人,今年44歲。上個世紀90年代初,因為家庭原因輟學的他滿身干勁、熱血沸騰,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致富夢。為此,十幾歲的他賣過磁帶碟片、銷售過小家電、開過小型磚廠,但都沒讓能他完成財富積累。
201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了來村里宣傳種煙政策的管煙干部和煙站技術員,了解到種植烤煙不但可以享受補貼,還全程有專人指導,他當機立斷報上了100畝的烤煙種植計劃。
因為人勤快、肯學,又能嚴格按照技術規范種植,鄒小毫第一年種煙就獲得了良好收益。收獲了第一桶金,他也與烤煙結下了深厚感情。十一年來,鄒小毫一直是“鐵桿”煙農,不管生意做多大,鄒小毫一直沒有放下種煙事業。“我一直把烤煙種植當成一份事業來干,它教會了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說起烤煙,鄒小毫的話語中總是流露出一份特別感情。
結緣“海爾藍”,憑借信譽立足
?板當鎮街邊藍湛湛的海爾專賣店
2011年,手中有了積蓄,看著周邊的村民都要幾經輾轉到縣城購買家電,鄒小毫動起了“小心思”。他主動申請,在通過海爾公司的測評及實地考察后,在壩羊鎮開起了一家海爾電器專賣店。
“誠實為人,別人才會愿意和你交往。做生意與做人的道理一樣,貨真價實才會有回頭客。只貪圖眼前利益,路會越走越窄。”在經營海爾專賣店后,鄒小毫一直堅持誠信為本。他承諾“絕不售假,如若發現,假一賠十”,在經營上寧愿不賺錢,也不賣假貨坑人牟利。時間久了,他的店“貨真價實”的名聲就傳出去了,來光顧的顧客越來越多。
由于經營有方、生意紅火,加上種煙也連年賺錢,沒幾年,鄒小毫家里蓋起了4層小樓。
探索“多彩路”,追尋美好未來
鄒小毫抽檢工人選好的紅辣椒
自己條件好起來后,鄒小毫也想帶領鄉親們共同富裕。2020年烤煙收購結束后,他流轉500畝土地,請了一批農戶種植蓮花白。然而,由于品種選擇出錯、土壤條件不佳,結果顆粒無收、血本無歸。
鄒小毫并沒有因此喪失信心。他意識到,種好烤煙并不代表其他作物也能無師自通,不同作物的產量質量與土壤的關系極為密切,輪作很重要。
2021年初,打聽到紫云縣要擴大辣椒、紅心薯產業種植規模后,鄒小毫立馬選擇加入,更加用心摸索技術、選擇地塊,寧愿花費更高流轉費用,也要選擇土層厚、耐旱、抗病的地塊,同時采用循環生產模式,確保土地質量和農作物產量。他陸陸續續投入資金75萬元,承包了1261畝佛手瓜,種下了400畝“紅曼巴”辣椒、300畝紅心薯、88畝烤煙,將每塊土地安排得井井有條,還解決了周邊100多名村民就業問題。
村民代成林兩口子就一直在辣椒地里做工,他們平時經常和鄒小毫打趣,稱他是“財神爺”。代成林算了一筆賬:“我種辣椒每天可以賺到100元,一個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加上我老婆,我們兩口子一個月在辣椒地里就能有6000多元的收入。”
今年8月底開始,烤煙開始采烤,辣椒、紅心薯和佛手瓜也陸續開始采摘。在鄒小毫的多方聯系下,辣椒以約每公斤5~6元的價格銷往貴陽、重慶,紅心薯以每公斤6元的價格銷往香港、上海,佛手瓜也發往北京、廣州,銷售總收入120余萬元。
剛從田里挖出的紅心薯
“金燦燦”的烤煙、“紅彤彤”的辣椒、“泥土棕”的紅心薯、“藍湛湛”的海爾、綠油油的佛手瓜等交織在一起,鋪就了鄒小毫五彩斑斕的人生底色。接下來,他打算繼續優化種植工藝,擴大種植規模,帶動更多農戶共享“多彩人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