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支潮的到來,市場上的中支產品肉眼可見地愈來愈多。再加上十余年來細支煙的市場培育,當下的消費市場可謂是中支與細支齊放,常規與細分并存。
在諸多琳瑯滿目的細分產品中,各位看官可能會注意到一個特別的現象,那就是細支煙價格輻射從十幾元到百元的各大價位段,甚至在剛出現時經過了一段漫長的低價時期。而中支煙產品卻多數價位偏高,給人留下了「生來高貴」的品類標簽。你知道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嗎?
與消費水平有關
中支煙與細支煙的「原生價位」,與其誕生時所處于的社會整體消費水平有關。原生價位作為一項品類的起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后來乃至一生的面容骨架。
十幾年前,細支煙于日韓國家經東北市場流入中國。當時不止東北,全國的卷煙消費水平都偏低,價格內卷還未發生,二、三類煙是熱門價位。細支煙出現后自然在價位上匯入主流。
之后,第一批國產細支煙出現,即160元/條的南京(炫赫門)與黃鶴樓(天下名樓)。作為先行者,這兩款產品在很大程度上也為細支煙的價位定下了調子。
2014年前后,細支煙進入第一個爆發階段,細支煙的生產與消費達到高潮。為了競爭,還有不少品牌還將產品定價為個位數,一時亂象頻生。
中支煙出現于2017年前后,由500元/條的中華(雙中支)、800元/條的中華(金中支)引領。可以說,500元、800元就是中支煙的「原生價位」,這也決定了其后來的高端骨架。2018年、2019年,各大品牌紛紛入局中支品類,推出高結構中支煙,不斷鞏固了其「高端」特性。
同時,在2018年前后,當時國內消費結構正逐漸提升,富裕起來的人們對產品的品質、價位有了更高的要求。來自消費端的支持與認可,是中支高端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與品類性質有關
過去幾十年,中式卷煙以常規煙為主。細支煙作為舶來品與新品類,市場接納上具有一定的滯后性。而中支煙是在長期而熱烈的細支煙、爆珠煙、短支煙的市場基礎上出現的,漫長的消費培育下,市場接納較為容易。
外形、吸味是產品給消費者最直接的印象,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產品的價值。常規煙煙支周長多為24mm,直徑7mm左右,細支煙周長在16mm~18mm之間,直徑3mm左右。同樣的產品,細支煙在焦油量、煙堿量,以及一氧化碳量的數據中要少于常規煙。這使得細支煙在剛出現時被人認為性價比低,難以接受高價細支煙。
而且,細支煙在剛出現時被認為是女士煙,部分男性消費者接受困難,為了「生存考慮」,只能先從價位上做突破。
與細支煙對比,中支煙周長19mm~20mm之間,比常規煙細,比細支煙粗。這從外形上就給人一種「值得」的感覺。
與國家政策有關
最開始,細支煙處于野蠻生長階段,產品價位以三類煙為主,三類煙以上產品居多,三類煙以下的產品也有零星數款。
在《關于規范和支持細支卷煙發展的通知》中,國家局明確了細支煙新產品開發價類不得低于二類煙價類和焦油量不得高于8mg/支,即細支煙新產品價格要保持在二類煙及以上價類,焦油量要保持在8mg/支及以下。
從此,細支煙開始逐漸走上低焦高檔、低焦高質、低焦高水平的方向。在降焦、提結構的道路上,確保了細支煙品類的良好健康發展。
工藝與價值的博弈
隨著消費環境的改變,人們逐漸認識到,卷煙價格并不能以煙支的大小而決定,更多的是取決于煙絲質量、生產工藝、包裝質量以及廠家定位等。尤其是煙絲質量一定程度決定了它的品質。這一觀念上的轉變,對細分品類的價位、價值影響深遠。
各大品牌在籌謀中支煙時,就將其作為結構提升、品牌煥新的抓手。相比于「第一屆」的細支煙,「第一屆」的中支煙在工藝、價值、原料上更為誠意滿滿,這從成本上決定了其價格。
作為消費品,價值反作用于價格。細支煙多依附常規煙出現,價值感相對偏弱。中支煙多單打獨斗,具有相對獨立的價值內涵體系。比如,當下的中支煙產品大多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書,能從厚重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到答案與支撐。這份「厚重」的價值無形中提升了其產品價位。
以上僅就細支煙、中支煙的「原生」價位進行探討,不涉及其后來的發展。事實上,隨著消費結構的提升、細支煙市場地位的穩固提升、理性消費與品質消費時代的到來、品牌的主觀意愿等變化,細支煙正由簡單的規?;D變為規模與結構并重,這種轉變使其與生來就走在結構提升道路上的中支煙,最終在高端相遇。兩大品類為中式卷煙的健康、高端、特色化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