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旺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石。發展現代農業是產業興旺最重要的內容。福建煙區通過大力發展以新型職業煙農、適度經營規模、作業外包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現代煙草農業,穩定煙農收益,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為煙區群眾創造更多就業和增收機會。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的具體做法~
福建煙區集中連片的煙田
如今,在福建,種植規模在20畝以上的煙農占比近50%,“90后”職業煙農數量不斷增加。
“現在的生活就是我希望的樣子!”春節前,在三明市沙縣區城郊煙站,煙農余仕龍向記者說起了他的種煙經歷,“我不是本地人,2013年經老鄉介紹來到這里種煙,煙草的同志幫忙解決了孩子上學問題、租房問題,解了我的后顧之憂!”
2021年,余仕龍夫妻倆種了43畝煙,還買了廂式貨車以及多種煙用機械,為其他煙農提供互助服務。
近些年,在福建,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土地拋荒問題突出。尤以沙縣區為代表,因當地人基本在外經商,閑置土地較多。為了盤活土地資源,自2009年以來,沙縣區政府部門以煙葉產業為重點,成立縣(區)鄉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并依托村級合作社土地流轉平臺,統一集中各村小組土地至土地股份合作社,由合作社與煙農簽訂長期土地租賃合同,確保農田有人耕,財政有保障。
沙縣區煙草部門也積極幫助引進外地煙農,共同解決了土地拋荒的問題。對此,沙縣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靖清深有體會:“這幾年,我們經常陪外地煙農去選田、租房,為他們提供全程服務,如今煙葉種植主體越來越穩定、越來越專業了。”
如今在沙縣區,像余仕龍這樣的外地煙農有300多戶。土地被盤活了,農戶有了收益,再加上政策的支持,當地留守的中老年村民也有事可做、有錢可拿,一系列問題迎刃而解。
要穩定煙農,用工問題也至關重要。上杭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中都煙站扶持各合作社采取用工入股的形式,組建專業的務工團隊,保障用工的穩定。“培育職業煙農和打造專業化工人隊伍都是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只有隊伍穩定了,技術到位率才會高。”中都煙站站長吳武才秀告訴記者,現在中都片區職業煙農占比達80%。
穩產業,穩隊伍,新型經營主體不可少。
“原來煙葉都是分散種植,如今我們培育形成了12戶產業經理,實現了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在建寧縣溪源鄉的一家育苗工場,鄉長陳俊飛介紹說,2021年當地煙葉生產已形成規模化種植,還有專業化服務——標準剪葉、專業移栽,統一植保、綠色防控。
各煙區田塊測繪圖
今年,溪源煙站在現有產業經理培育基礎上,正進一步優化生產技術、提升生產組織化和專業化水平、推動產業融合、實施精準服務、強化技術管理培訓,爭取培育更多的產業經理,實現“煙葉+”產業綜合體多元化發展。
此外,組建專業化的合作社也是目前福建煙區穩產業、穩隊伍的重要手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沙縣區的夏茂益鑫農業專業合作社和上杭縣的三豐煙葉綜合服務專業合作社。夏茂益鑫合作社是一個集土地流轉、農作物種植、機械服務于一體的多功能農業服務組織。三豐合作社通過加強全程機械化和“5+4+2”(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運輸、物資采購、烤房維護、農機維修+機械插秧、機械收割)專業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借助煙葉“種采烤分”一體化單元管理平臺,推動了服務需求和專業服務的有效對接,逐步穩定了專業服務市場。
農業合作社、產業綜合體,在新的組織形式下,煙農逐步職業化,服務逐步專業化,新型的經營主體逐步推動煙區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這些做法既是對煙田布局優化的補充,又進一步促進了煙農增收。
隨著全程機械化種煙、綠色植保、數字化烘烤、信息化收購等專業化生產的一步步推進,煙農們信心更足了。春節假期剛過,他們便開始忙起了春耕,干勁十足。這又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春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