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鎮江丹陽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存檔史料中,有一張泛黃的老照片,它拍攝于2001年,定格的是丹陽煙草新橋批發部開業時的景象。轉眼21年過去,新橋批發部雖然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但它曾在特殊歷史階段發揮了應有作用,并且見證了卷煙營銷網建的興起與發展。今天,讓我們把目光重新聚焦,感受行業在挖掘農村市場潛力,釋放農村消費活力方面的擔當作為。
丹陽煙草新橋批發部開業場景。資料圖片
轉眼21年過去,新橋批發部雖然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但它曾在特殊歷史階段發揮了應有作用,并且見證了卷煙營銷網建的興起與發展。
新世紀之初,丹陽新橋鎮緊臨一處卷煙集散地,假煙泛濫,市場混亂。這樣的背景下,新橋批發部應運而生。鑒于當時的特殊情況,批發部在負責沿江四鎮1100多戶農村客戶卷煙訪銷任務的同時,還承擔部分市場管理職責。批發部設有卷煙倉庫,共五輛配送車,每車兩人,包括一位管銷員、一位送貨員。它的成立,有效解決了農村入網零售客戶偏少、適銷貨源不足、送貨周期偏長等問題,讓煙草的服務流程更加規范、服務效率明顯提升。
那個時期,行業正處于從傳統商業向現代流通轉變的十字路口。全國各地市煙草公司都在學習四川成都網建會總結的“城鄉一體,統一運行,專銷結合,信息管理,提高素質,注重激勵”的經驗和上海網建會提出的“以電話訂貨、網上配貨、現代物流、電子結算為手段,以標準化、程序化、信息化管理為內容,以客戶滿意為追求目標”的網建模式,江蘇煙草順應這一歷史潮流,進行了積極探索,較好地解決了“怎樣在一個省的范圍內實現由傳統煙草商業向現代流通轉變”的問題。
其后,隨著城鄉網絡建設的整合和提升,管銷、訪銷分離,形成了由客戶經理、電話訂貨員、專賣稽查員和送貨員組成的服務管理體系。客戶經理主要針對客戶需求、市場狀態、品牌培育等開展工作,服務從“蜻蜓點水”轉向“面面俱到”、從“浮于表面”轉向“深入研究”。廣大農村零售客戶實實在在感受到精細化服務帶給他們的變化——從外在形象上,實現了店面靚化、陳列優化、明碼標價;從日常經營上,實現了庫存規范管理、訂煙科學合理、貨源適銷對路、利潤不斷提升。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江蘇城鄉發展日新月異,新橋鎮后來與后巷鎮、埤城鎮合并成立了丹北鎮,當地農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消費水平也相應提升,卷煙消費結構逐年上升。新橋批發部經歷幾次職能重塑之后,于2013年正式變為新橋基層服務站,客戶經理與專賣稽查員合署辦公,農村市場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
在新的歷史時期,行業把農網建設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將深化農網建設作為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職責所在,作為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勾勒“新農網”的發展圖景。
在江蘇,為推動城鄉營銷網絡一體化均衡發展,江蘇省局(公司)結合打造客我經營共同體、利益共同體、文化共同體、發展共同體的要求,制定了農網建設標準和管理運行標準,將品牌化、連鎖化、標準化、智能化的現代商業模式引入農網,讓“金絲利零售”商業流通品牌在農村廣袤土地上扎根。
不僅如此,江蘇煙草商業將新零售模式與農村實際相結合,努力將農村現代零售終端打造成服務農村、服務農民、服務農業的綜合體,比如融合鄉村旅游、金融繳費、農技指導、招工信息發布等便民服務,以優質服務為終端引客流、增人氣、提效益,實現了商零互動、多方共贏的良性循環。
在鄉村振興大局中找準定位,深化農網建設,推動流通品牌建設、現代終端建設向農網延伸……在沃野千里的農村市場,煙草人繼“網”開來,繼續耕耘,必將在新時期收獲累累碩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