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粉墻黛瓦,水網密布。李冰攝
上海青浦,粉墻黛瓦,水網密布。
有別于高樓林立的城市街區,上海西郊的農村展現著溫婉靈秀的江南水鄉風貌。隨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上海青浦成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全面探索生態綠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美在生態、富在產業、根在文化,上海青浦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全要素提升“房田水路林村”,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走深走實。截至2021年底,累計成功創建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33個。
春節期間,記者來到青浦練塘鎮、金澤鎮和朱家角鎮的部分村莊。湖蕩縱橫、林田共生,“高顏值”的生態風景已然成為“水鄉標配”。寬敞整潔的村道,錯落有致的民房,繽紛多彩的文化墻與宅前屋后的樹木連成一片,一幅鄉土氣息濃郁、人居環境優美的美麗鄉村畫卷展現在人們眼前。
如何在經濟發達地區高標準推動農網建設?上海青浦煙草充分做好“融入”和“聯合”兩篇文章。所謂“融入”,就是融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融入美麗鄉村示范村創建工作。所謂“聯合”,就是與區供銷社深化戰略合作,全面升級為農綜合服務站,打造便民服務的水鄉“會客廳”,助力鄉村振興事業。
煙草部門與供銷社深化戰略合作,全面升級為農綜合服務站,打造便民服務的水鄉“會客廳”,助力鄉村振興事業。李冰攝
農網建設不能“漏網”,不能有“空白村”。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上海青浦煙草摸清家底、合理布局,實現了行政村零售終端全覆蓋。如今,全區700余戶農村卷煙零售客戶成為服務20多萬農村消費者的神經末梢。
不留空白是底線,分層分類有標桿。上海青浦煙草遵循“示范村選取示范店、示范店打造幸福農村樣板”的總體思路,規劃“以加盟終端為核心、以特色示范終端為看板、以一般現代終端為重點、以普通終端為基礎”的全體系農網,打造綜合服務終端、紅色終端、旅游終端、鄉情終端的特色終端生態。
位于練塘鎮的東莊村,既是美麗鄉村示范村,也是頗有名氣的江南紅色文化村。距離東莊村不遠處,就是陳云紀念館。1927年,東莊村誕生了青浦第一個農村黨支部。
如今,薄稻、鱉稻、杰稻和林下菌菇的“三稻一菇”產業已然成為東莊響當當的名片,特別是杰稻項目讓這個小村莊成為上海最大的優質壽司米生產基地。立足獨特的紅色文化優勢和優良的綠色生態底板,東莊村正在走一條“紅配綠”的鄉村振興之路。
美在生態、富在產業、根在文化,全要素提升“房田水路林村”,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走深走實。李冰攝
聚焦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上海青浦煙草系統謀劃、立足長效,成立工作室,通過向零售客戶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等,凝聚客我奮進力量,推動黨建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發展共謀、產業共創,持續在農村社區綻放黨建“一抹紅”。
在東莊村社區中心建設過程中,上海青浦煙草與供銷社合作,把東莊為農綜合服務站店打造成輻射村莊的黨建服務驛站。在東莊為農綜合服務站,店主瞿雪強不僅經營卷煙、農副產品、日用百貨,還提供公共事業繳費、普惠金融咨詢、手機充電、打氣筒、針線包等便民服務。
整潔的柜臺、醒目的價簽、生動的陳列、智能的云POS機,上海青浦煙草按照城網建設標準打造農網示范店。硬件改造上,他們幫助客戶開展店面立體設計,直觀展示改造效果。軟件升級上,他們制作要點式、精簡化的應用視頻教材,讓農網客戶在簡單操作中養成“點鼠標”“掃一掃”的習慣。
全商品掃碼、全方式支付、全店鋪管理,農網示范店依托云平臺,挖掘數據資源,向數字化門店轉型。
紅白喜事、鄉村旅游、民俗集會,農網示范店依托村民大禮堂,挖掘各類場景消費需求,成為農村市場消費服務響應的“前哨”。
卷煙主題陳列、網紅農產品營銷、個性消費定制,農網示范店利用區域內特色資源,實現消費流量交互導流,提升農網消費熱度。
上海青浦煙草持續優化終端分類布局、深化品牌培育功能,目前已經發展涵蓋26個美麗鄉村示范村的36戶現代終端。李冰攝
線上打造農網專屬的“農云課”,線下設立客戶服務的“村管家”,上海青浦煙草持續優化終端分類布局、深化品牌培育功能,目前已經發展涵蓋26個美麗鄉村示范村的36戶現代終端。
2021年,上海青浦農網客戶戶均卷煙毛利約為6.5萬元,比上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逾2萬元;城網客戶與農網客戶毛利比約為1.3:1,低于上海地區城鄉收入比。
圍繞地方政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和產業項目建設規劃,上海青浦煙草進一步把農網建設與地方產業布局、商業流通設施建設精準對接,讓便民服務“一家店”融入社群服務“一個圈”。
“青浦有相當大比例的農網市場規模。打造具有水鄉特色的智慧終端,提升農村零售客戶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可以在更高水平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上海青浦區煙草專賣局(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局長、總經理馮永鏗這樣看待農網提質升級的意義。
水鄉“會客廳”,一張“新名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