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消失了,能給世界留下什么?”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群科黨員職工覃鋒在辦理捐獻遺體手續前對自己發出的拷問。
從2002年到2022年,他27次獻血共計6300毫升。
2018年,他申請捐獻造血干細胞,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2019年,他辦理了遺體捐獻相關手續。
2020年年初,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第一時間獻血的他收到廣西壯族自治區紅十字會的感謝信。
2021年,他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
覺得這很值得
20年,9本獻血證、27個獻血條形碼,見證了覃鋒每年的堅持與奉獻。
2018年,覃鋒到柳州獻血站獻血,但血液顯示不合格,血站拒絕了他的獻血請求。之后,他做了全身檢查,并加強鍛煉,合理飲食,堅持了三個月后,他再次去血站獻血,確認血液合格后獻血300毫升。
讓他印象深刻的還有一次在南寧獻血,到血站時他們已經下班,于是無功而返,第二天成功做了檢查,卻被告知有一項指標異常,讓改日再去,直到第三次去才獻血成功。
“我覺得這很值得,既幫了別人,又提高了自己的造血功能,何樂不為?”覃鋒樂呵呵地說。
害怕來不及
有了方便的線上支付,現在人們很少隨身帶錢包了,但覃鋒一直把錢包帶在身上,因為他錢包里有一張非常重要的卡片——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卡。
“我帶錢包,主要是為了帶這張卡。”覃鋒說。“雖然已經辦理了遺體捐獻手續,但我害怕萬一有一天我出了意外狀況,救護人員不知道我是遺體捐獻者,這樣我就不能第一時間捐獻器官。”
時時刻刻為他人著想,這就是覃鋒。在父母眼中,覃鋒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心比誰都軟,我們一開始不同意他捐獻遺體,無奈他自己很堅決,說了好幾次我們才勉強同意,本來以為他是一時沖動,沒想到幾天后他就辦了手續。”
不光自己做好事,覃鋒還動員同事加入愛心獻血隊伍,來賓市城區局(營銷部)員工涂成剛就是其中一位。在覃鋒的鼓舞下,從2012年開始,涂成剛也開始獻血。
期待未知的電話
2019年,經過嚴格的體檢,覃鋒獲得造血干細胞捐獻資格。
捐獻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在忍受疼痛之外,還需要一定時間調養和恢復身體。“如果有機會捐獻,我愿去做這件事。我很期待某天有一個未知來電,告訴我骨髓匹配成功,那樣就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覃鋒說。在覃鋒的帶動下,涂成剛也填寫了捐獻造血干細胞登記表和同意書。
心懷大愛的人對自己認定的事十分執著。2020年,涂成剛造血干細胞與一位患者配型成功,卻因剛做完手術身體狀況不佳沒法捐助。覃鋒得知后,立即到患者醫院確認,讓醫院驗血,期待自己的造血干細胞與患者匹配。
“雖然沒匹配成功,但他迫切想幫那個患者的心情我能感受到。”涂成剛說。
如今,覃鋒仍在期待著匹配成功的電話,他已做好準備,像雷鋒一樣,隨時為幫助他人貢獻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