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煙育苗常出現出苗不齊、空穴、鹽害、冷害等問題。要及時采取相應有效措施。
1.長不齊
出苗慢主要原因就是氣溫和水溫過低。出苗不齊主要是播種后包衣的裂解率較低或裂解不均勻,種子吸水萌發有差異。出苗期采取必要的保溫措施,如加覆蓋物、棚中棚等;調整播種期。基質裝盤松緊適度,播種后覆蓋均勻。?
2.長緩慢
出苗期種子的萌發及兩片子葉展開所需營養靠種子供給,之后,幼苗處于短暫的生理饑餓。這時期若不及時供給營養,子葉顏色變淡,生長緩慢。
當出苗達70%左右時,進行第一次追肥。兩片子葉長出后,應加強適時通風,保溫排濕,在晴天中午,氣溫高于35℃情況下,注意通風降溫,排濕供氧,使苗床表面有水平氣流,降低基質水分,促進根系發育,煙苗生長。
3.空穴
不出苗即為空穴。原因:一是裝盤時基質水分不夠,基質裝盤后放了一段時間才播種漂盤;二是基質裝填過松,孔穴中基質形成斷層,種子不能正常吸濕萌發。
避免空穴應注意:(1)裝盤時基質不能過干;(2)現裝現播;(3)裝盤時一定要將孔穴內基質稍加壓實,不能過松。若空穴比例大,應及時用手壓實孔穴,補足虧缺的基質,重新播種,并從上澆水。若空穴比例小,到定苗時,其它孔穴多余的苗移入空穴。
4.鹽害
棚內溫度過高,濕度過低,基質表面水分蒸發量大,在出苗至幼根穿過基質伸入營養液時期是易于發生鹽害的階段,基質表面發白。防止鹽析需做到以下三點,一是把握追肥時間、用量及方法,二是通風降溫的同時注意保濕,三是可噴灑清水淋溶,可緩解鹽害。
5.冷害
由于氣溫不穩定,會出現持續寒流,棚溫夜間急降,造成幼苗冷害。冷害發生后,葉片邊緣內卷或舌狀伸展,舌狀葉和心葉顏色發白或淺黃色,甚至出現煙苗畸形,生長停止。受害不嚴重煙苗,待氣溫回升后,經過一周左右連續的溫暖條件,煙苗可自行恢復正常生長。避免冷害:一是保持營養池一定的池水深度,對低溫的緩沖;二是在棚表面加蓋保溫材料(如草席等);三是在苗棚四周點小火堆增溫;四是在氣溫回升后,可減少池水或將育苗盤抬出育苗池,使基質和池水溫度回升。
6.熱害
棚內晴天中午,氣溫過高,揭膜通風不及時,棚內溫度持續高于35℃,則出現熱害,出苗后至?“小十字”期是最易受高溫危害的時期。葉片變褐,重者生長點死亡。所以要注意觀察棚內溫度,適時打開棚門通風降溫。一般晴天上午9~10點打開,下午5~6點關閉。
7.滴水害
從播種后到?“小十字”期,滴水對煙苗影響最大,由于育苗棚夜間溫度大幅度下降,棚內的水蒸汽在棚頂凝結,次日早上太陽出來后開始滴。棚內滴水影響育苗的出苗率、煙苗整齊度,導致幼苗東倒西歪,形成彎腳苗。大十字期后滴水對煙苗生長影響較小。防止育苗棚滴水,棚膜采用無滴薄膜是基礎,注意通風排濕是關鍵。分歩開門通風,太陽出來后開門10cm左右,待棚內溫度超過12℃以上時,一般是早上9~10點,育苗棚停止滴水,再全打開通風增溫。當煙苗進入“大十字”期轉入正常管理。另播種后出苗前用干凈編織袋覆蓋浮盤也是降低水害的好辦法。
8.綠藻
綠藻可發生在池水中和育苗盤表面,對煙苗生長產生不良的影響。藍綠藻產生的原因較多,如育苗肥中磷肥濃度過高,育苗盤和基質的消毒不嚴格,育苗池漂盤后,漂盤之間或四周邊空隙過大等。防控措施:(1)嚴格控制苗肥中磷肥的濃度,一般氮磷肥的比例以1:0.5為宜;(2)做好舊盤的消毒,是控制藍綠藻產生的源頭;(3)育苗池與育苗盤配套,育苗盤放在育苗池中不留空隙,若有空隙,可用其它遮光材料將其覆蓋;(4)及時揭膜通風排濕,降低棚內空氣濕度;(5)采用黑色塑料薄膜鋪池;(6)用濃度為0.015%~0.02%的硫酸銅溶液防治,使用濃度不宜高于0.03%。
9.螺旋根
煙苗根生長過程中形成的螺旋狀或扭曲成不規則形狀、側根較少的僵化根系稱之為螺旋根。產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播種過淺,種子直接播在基質表面;二是基質裝得過于緊實,通氣不良;三是基質裝得過松,基質漏失苗穴中形成空洞。避免螺旋根產生的方法,就是裝填基質時,要松緊適宜,用手指輕壓不再下落即可;播種深度不超過0.5cm,以基質表面剛好看不到種子為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