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誰還不是個寶寶了」這句話突然就在年輕人中間流行起來。
說這句話的年輕人們,大多理直氣壯,且已經成為了口頭禪。無論遇到什么情況,先來一句這個,是當代年輕人的常態:
戀愛中向對方撒嬌:「誰還不是個寶寶了」,可愛又甜蜜;
生活中犯錯被別人責怪時,傷心地喊上一聲「誰還不是個寶寶了?」,委屈又卑微;
生活中堅持自己不被理解時,一邊懷疑自己,又一邊努力寬慰自己,「誰還不是個寶寶了?!」自信又倔強……
「誰還不是個寶寶了」,在年輕人的世界里有太多太多的語境,但歸根結底,它只是年輕人希望被溫柔以待的一種愿景。
保持天真? 是一種勇氣
其實,每個人的心里都住著一個小孩。? ??
?那個小孩或許是宮崎駿畫筆下的那個叫千尋的女孩,或許是心寬量大的海賊王,或許是與命運抗爭到底的魔童哪吒,也或許是內心純粹卻出身惡土的紅孩兒……
只是,當我們慢慢長大,就慢慢在心里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一堵高墻,慢慢劃定了邊界,讓自己適配了這世界的生存規則。當我們失去了天真的勇氣,也就失去天真的力量;當我們相信現實,而主動放棄理想的時候,也就失去了心中那一束美麗的光。? ? ? ??
有一位朋友,北漂8年。去年,她毅然決然離開北京,返回家鄉貴州。這8年,她看似事業順風順水,深得老板的器重。然而,一心想回貴州老家開一間民宿,那是她兒時的夢想。我們都勸她不要這么孩子氣,她只是笑一笑,調皮地一眨眼睛,「誰還不是個寶寶了?」 辭職、離京、回貴州。
朋友圈的動態里,她的民宿一點點成型了,每天跟不同的旅人相處,眼角常常笑的彎彎呈月牙。她在后來的微信里有一句話至今讓我印象深刻:世上沒有兩全其美之事,只是我一心向往天真,這才是我真正想要活成的樣子。
保持天真,是一種勇氣。
做產品? 需要表達感情
我們常說,做產品,要有情懷。不僅要有茶米油鹽的現實感,也要兼具詩與遠方的理想化。這就是做產品的消費痛點。
當代人,越長大,就越難聽從自己的內心,每做一個決定,總要瞻前顧后、思慮再三。但她的一句「誰還不是個寶寶了」,以及生活對她報以笑靨的溫柔,似乎讓我們明白:旁人的不理解、甚至否定又如何,最重要的是,聽到自己內心里的呼喚,并勇敢地奔向它。
一包煙,能包裹住萬千種思緒。我朋友的一份天真,就是一種思緒的展現。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熱衷于表達感情,疲憊或吃驚時,一句「累死寶寶了」不知成為多少人不吐不快的口頭禪。
這更多的作用是一種宣泄感情的方式。成年人的世界,畢竟無法像三歲孩童那般行事,但是一旦把自己「偽」成寶寶,似乎就自動獲得了不講理權利。
在卷煙產品當中,借煙抒懷者有,比如寬窄「逍遙系列」、泰山「儒風系列」、荷花品牌全系列等,這些品牌和品規洞察到成年人看似不經意的感情,其實是對內心未被滿足的渴望的一種化解。因為,他們選擇為更多成年人創造一包產品,一包可以敞開心扉做自己、讓心靈打個盹的產品。
感情到位了,再多怨戾也可以化作春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