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80后看待90后,說他們是任性、嬌生慣養的一代。現在,90后看00后,說他們是個性、張揚的一代。
所以,好像這一代總是比上一代要先進、潮流。我們也經常在網路上看到諸如這些吐槽和自嘲:一位年齡較大的網友對于當代消費品的主流消費人群,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還有一位網友,自嘲自己與90后美少女的孽緣——
還有廣告片當中那位瘋狂追夢的90后~
2017年,名為「洛天依」的歌手在舉辦第一場演唱會,售價1280元的門票在上架3分鐘后被一搶而光。同時期,還有一位名為「初音未來」的日本歌手演唱會更是一票難求,全球粉絲過億以上。然而放在現代,人們卻又開始喜歡上了國潮、復古。漢服熱、文玩等市場十分火爆。
好像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個性,又好像每個時代之間都在經歷一場輪回,有時候突然從古一躍到新潮,又有時候突然又從新潮一瞬間返回古典。
實際上,這些看上去不可思議的消費市場中的趨勢與現象,都是人們生活興趣、價值需求的一種展現。在如今,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崛起、Z世代崛起之后,更多元化的品牌需求出現。
于是,在這種消費的倒逼之下,品牌需要不斷地搞懂年輕人,然而有時候卻發現,年輕人越來越搞不懂了。
所以就有了60、70后嫌棄80后,80后嫌棄90后,90后吐槽00后的有趣現象。這是一道鴻溝,很難真正跨越。
對于眾多品牌包括煙草品牌來講,每一款產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生存的方式,首先就是接受時代的發展、潮流的演變、年輕化的升級。不斷適應年輕化迭代,才能保持產品活力,不被消費者拋棄。
隨著消費主流的換擋,煙草產品的「年輕化」再次成為煙草企業內外熱議的話題。
一款產品,何謂年輕,何謂不年輕?
是否只有年輕的元素,才代表一個品牌真正的年輕?
答案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前些年,在行業發展過程中曾經一度出現過對于「青春小煙」的高關注,比如前幾年的白沙(天天向上)、黃金葉(小目標)、黃金葉(摩卡)、龍鳳呈祥(遇見)、鉆石(21克拉)等等。這些年輕化產品存在的意義是很大的,即便其受眾可能是年輕人中更年輕的那一部分,也是有很大的開發價值的,煙草品牌最需要的就是發展活力,而年輕化青春小煙恰好能夠給一成不變的煙草行業帶來更多生機與活力。
但是,年輕化,也可以是企業觀念上的年輕化。在進行品牌培育時,恰到好處地針對某一款產品進行煥新升級,也是一種有效的年輕化。比如白沙(硬精品三代)。
從客觀上來看,現階段的年輕化產品更多集中在產品包裝上的年輕化,產品內涵和文化演繹上的年輕化處于空缺狀態,存在挖掘的空間。細分來講比如功能年輕化、文化內涵年輕化、營銷年輕化、場景年輕化等等。
實際上,我們不能夠強迫品牌做到某種意義上的年輕化,因為世界之大,人人風格不同,一款產品是否年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因此,對于企業來說,年輕,就是不被定義的無數次嘗試。不存在誰嫌棄誰,也不存在誰優于誰,做年輕的產品,還是要結合主流消費趨勢、熱點潮流等因素來進行開發設計,持續創新,不斷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這樣,哪怕是一款老產品,也會有復出煥新的機會。
就好比,一個三十歲的90后,突然有一天劃了一個精致的妝,被誤認為是小姐姐。
這也是一種——年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