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市場監管是一項基礎性、系統性工程,也是專賣監督管理的“基本功”。
“請問辦理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需要什么條件?”“你好,昨晚我店里的卷煙被人偷了!”“我買到一包假煙,地點位于……”今年以來,12313煙草市場監管服務熱線逐漸“熱”了起來,平均每天受理各類工單2000多單,成為行業聯系群眾的一扇重要“窗口”。?
從一條熱線到一個數字化管理平臺,從服務群眾到提高專賣監管水平、拓寬打假打私情報來源,12313熱線的建設,正是行業持續推進市場監管現代化的鮮活注腳。
如何實現精準、高效監管,是市場監管的核心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行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深化市場監管領域改革與創新的要求,聚焦市場監管現代化的“主攻方向”,創新監管模式、完善監管機制、加強監管合力,推動市場監管從粗放型向精細型、從經驗型向數據型轉變,樹起一面面監管“金盾”,從渠道上有效遏制了非法煙草制品流通。
創新模式 監管更精更準
2019年底,浙江杭州市局稽查支隊在日常監管中,發現一組可疑數據:某段時間內,大量假煙都出自西湖區某家零售店。稽查隊員對店鋪往來人員、交易記錄深入排查,最終牽出了案值達6億元的“9·22”特大非法經營卷煙案件。
無獨有偶,在江蘇揚州“3·10”特大非法生產銷售煙草專賣品案件中,最初線索也看似不起眼:寶應縣局市管員在市場巡查中發現的一張互聯網售煙“名片”。
零售終端,是卷煙到達消費者的“最后一公里”。無論假煙、走私煙性質如何特殊,都要通過銷售來實現市場價值。一個個涉煙大案要案的成功破獲,離不開專賣市管員們日復一日、兢兢業業的市場監管。
2013年,國家局提出:“堅持加強市場監管與加大打擊售假網絡相結合,努力從渠道上鞏固打假成果。”打管結合,在市場監管中強化監督、管住渠道,正是打在了非法煙草制品銷售的“七寸”上。
成之于政,立之于制。在市場監管中,行業逐步完善工作機制,優化監管模式,在創新中鞏固監管“護城河”。
2010年之前,我國卷煙市場監管主要采取網格化管理模式。各級煙草專賣管理部門按照屬地管理、責任到人的原則,將卷煙市場劃分為多個網格,按計劃巡查走訪,確保在一定時間段內全覆蓋檢查。
隨著網格化管理的完善,全國卷煙市場秩序總體保持較好水平。但這一監管模式也存在檢查過于機械、檢查次數較為頻繁、檢查流于形式等問題,亟待解決。
2013年,為推動市場監管適應形勢,國家局組織編寫《煙草零售市場檢查工作指引》,形成卷煙市場檢查APCD(分析、計劃、檢查、處理)工作法。
APCD工作法以“分析”為核心環節,專賣管理人員通過數據分析,明確檢查重點、檢查對象,帶著問題上市場。這一工作法的應用,大大提升了市場監管的針對性和效能。
2015年,國務院提出推進“放管服”改革,這是黨的十八大后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一項重大舉措。
“放管服”改革,對卷煙市場監管提出了新要求。換言之,精細化市場監管如“陶瓷店里抓老鼠”,既要精準識別違法違規行為,又不能干擾零售戶正常經營。
行業完善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監管手段、以重點監管為關鍵舉措、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市場監管新機制。圖為重慶市局市管員在市場檢查中現場開具電子法律文書? /涂金周 攝
2017年,國家局印發《專賣監管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和《專賣監管隨機抽查工作細則》,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提升監管公平性、規范性和有效性,避免權力尋租,減少了對正常經營的干擾。
“在實踐中,各地將APCD工作法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有機結合。首先應用APCD工作法,對發現異常問題的零售戶進行重點檢查,然后對未發現問題的零售戶用隨機抽查方式檢查。”專賣司市場監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模式成為目前市場監管的基本手段。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2018年,國務院提出加快建設“互聯網+監管”,積極開展“智慧監管”“信用監管”實踐,實現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
2019年以來,按照國務院相關要求,結合行業高質量發展要求和卷煙市場實際,行業完善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監管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市場監管新機制,高效、精準的高質量監管新格局正逐漸形成。
回顧卷煙市場監管的10年變革,行業既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相關改革要求,又重視結合實際推進。在此過程中,行業沒有簡單選擇某種監管模式,而是將網格化管理、APCD工作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等有機結合,互為補充、互為促進,以體系合力筑牢監管“防火墻”。
數據導航 加裝監管“慧眼”
“叮鈴!”每天一上班,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局市管員封偉曉都會點開“電子沙盤”,生成最優走訪路線,創建菜單式走訪記錄,以逐點打卡方式開展市場檢查。
仙游縣局開發的“電子沙盤”系統,集“可視化分布、電子化走訪、智能化運用、痕跡化管理”功能于一體,是數字化市場監管新模式的一個生動成果。
近年來,犯罪分子盯上了互聯網,利用其銷售假煙、走私煙。以變應變、把握先機,行業也運用數字技術,探索“智慧監管”新戰法。
依托專賣管理系統建設,行業初步實現專賣、營銷、物流等信息的歸集整合和模型指標分析功能,為“互聯網+市場監管”提供了基礎保障。
以此為基礎,各地煙草專賣管理部門探索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強化數字驅動和數智賦能,在大數據分析建模、零售戶精準畫像、卷煙市場全域感知、全流程線上辦案、煙草指揮中心構建、4G或5G執法記錄儀應用、涉煙物資在線管理、四員線上聯動監管等方面,開展了積極探索——
以“大數據+市場監管”為方向,四川省局建立大數據采集融合機制,繪制區域涉煙違法活動熱力圖,對轄區零售戶以數據畫像、制定不同檢查策略,整合政府部門信用監管信息,推動以“數”治蜀。
涉案物品如何規范、高效管理,是困擾基層專賣工作的難題。江蘇省局研發“互聯網+”智慧專賣涉案物品管理系統,讓“數據不可更改、流程不可逾越、權力不可任性、標準不可改變”,推動涉案物品管理從事中、事后控制轉變為事前預防。
信息時代,“慧而專”的數據分析隊伍必不可少。安徽省局在地市級局稽查支隊設置數據分析組,在縣級局稽查大隊設立數據分析崗,建立專業分析隊伍,讓數據研判為監管市場、查辦案件“導航”。
…………
以數字技術為監管賦能的同時,行業還以數據共享共用為紐帶,加強部門間合作,構筑卷煙市場“大監管”格局。
從國家局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簽訂監管數據共享備忘錄,到各省級局與屬地公安、海關、市場監管、郵政管理、交通等部門簽訂市場監管協作機制,再到推行跨部門聯合隨機檢查、監管專項行動,卷煙市場監管的“天網”正越拉越大、越織越密,讓涉煙違法犯罪活動無所遁形。
熱線“搭橋” 暢通交流渠道
“你好,我想辦煙草證。但我年齡大了,腿腳不方便,不知道怎么弄。”3月25日,12313煙草市場監管服務熱線福建分中心接到一單咨詢。
掛完電話不到10分鐘,福州市閩侯縣局工作人員便聯系上這位老人,并上門提供服務。“本想試一下,沒想到直接解決了問題,太感謝你們了!”幾天后,拿到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零售戶激動地說。
一條熱線,架起一座“連心橋”。去年以來,越來越多群眾享受到了12313熱線的便利服務。
2021年,為落實國務院相關工作要求,國家局推進各地12313熱線歸并,各省級局成立省級熱線分中心,組建呼叫中心和接聽團隊,提供“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確保公眾訴求得到及時辦理。
以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為依托,行業委托重慶市局建成全國統一的12313熱線數字化管理平臺,接入各省級熱線分中心。區別于以往熱線的“各自為政”,新平臺建立“集中受理、派單處理、限時辦結、評價督辦”運行機制,實現熱線業務全在線流轉、熱線數據全量集中管理。
去年年底,12313煙草市場監管服務熱線管理平臺正式運行。今年上半年,12313熱線受理量達37萬件,24小時平均接通率為94%,一般事項5個工作日辦結,重大案件即接即辦,總體辦理滿意率達99%。接得更快、分得更準、辦得更實,12313熱線有效提高了行業政務服務水平。
與此同時,12313熱線也成為市場監管的“順風耳”。
2月18日,廣東某順風車司機在運送途中發現運品為卷煙,致電12313熱線舉報。廣州黃埔區稽查大隊迅速出擊,查獲150條假煙。
5月19日,福建分中心接群眾舉報,載有大量走私煙的船只將在福州上岸。次日凌晨,福州市局聯合公安機關,截獲3臺涉案車輛,現場抓獲16名涉案人員,查扣假煙1534.2件。
…………
今年以來,各地通過12313熱線提供的線索,已查處涉煙案件6000余起。可以說,日漸深入人心的12313熱線,成為行業與群眾的“紐帶”,為市場監管匯聚了群防群治合力。
十年鑄“盾”,探行不止。黨的十八大以來,行業堅持嚴格監管和促進發展兩手抓、兩手硬,以多層次、立體式監管體系,有力保障了卷煙市場良好秩序。
面向未來,行業將積極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智慧監管,穩妥開展信用監管,豐富監管工具,探索市場秩序評價,持續提高市場監管綜合效能,牢牢守好陣地、筑牢市場防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