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起由一個微信賬號牽出的案值超億元部督涉煙案件。面對狡猾的涉案人員,福建三明公安、煙草辦案人員循線追源,經過環環相扣的信息比對碰撞,最終查清非法售煙團伙的真實身份,將不法分子一網打盡。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大田“9·30”非法經營網絡售煙案的偵破始末~
巧技尋蹤
查獲的部分卷煙。三明市局供圖
時間回到2019年3月,福建省煙草專賣局掌握到一條線索:有人利用微信非法售煙。隨后,福建省局對與這一線索相關的7人開展調查,卻發現他們已轉行,并賣掉了嫌疑賬號。
線索中斷,怎么辦?進一步梳理涉案快遞信息后,福建省局查到一條向三明大田售賣5條假煙的記錄,于是將線索交予三明市煙草專賣局,就近跟蹤調查。
接到任務后,三明市局迅速行動,經初步查實,有人自2017年以來利用微信、QQ等賬號接收假煙訂單,再通過快遞將假煙發往全國各地。
初步判斷這是一起典型的互聯網涉煙案件后,三明市局積極爭取相關部門支持。隨即,三明市、大田縣兩級公安部門聯合煙草部門成立大田“9·30”非法經營案專案組,并將該案列為市網絡生態治理中心2號專案掛牌督辦。
進一步細查時,專案組發現,線索所指的7人已轉行,未再從事涉煙違法活動,而線索所涉賬號仍在運轉中,需要繼續排查。
面對這種情況,專案組工作人員多次召開案情研判會,提出了“誰持號,調查誰”的偵查方向,并制定出“循線追源、落地核查、全鏈條打擊”的偵查思路。最終,他們查明:這7人雖轉行,但將接單平臺和所有客戶轉讓給他人,繼續從事網上接單、線下寄遞假煙違法行為。
“新技術”重啟“舊線索”。專案組集中最前沿的公安、煙草技術力量和偵查手段,從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四個維度進行分析,對該案進行研判,明確了案件偵辦方向,一張無形大網悄然拉開。
涉案人員具備較強的反偵查意識,手機登記信息均為虛假身份,作案手機與生活手機分離,微信以及QQ號碼更換頻繁……這些導致調查多次陷入僵局,確認涉案人員身份成為該案的難點之一。
專案組通過面單信息采集、調取大量監控圖像、照片進行人臉識別,最終鎖定主要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順著這條線索,他們集中力量循線追源,跟蹤蹲守。歷經四個月的偵查,經過環環相扣的信息比對碰撞,最終查清以陳某貴和張某藝為首的21人非法售煙團伙的真實身份。
落地核查
查獲的涉煙包裹。三明市局供圖
該案涉案人員多,時間跨度長。要成功破獲該案,不但要全面厘清非法售煙團伙的組織結構脈絡,還要查清涉案人員的違法犯罪事實。
經過多個晝夜嚴密緊張的摸排蹲守,2020年6月5日,專案組終于找到了突破口——一批假煙準備通過快遞公司發往全國各地。
為防止假煙包裹轉移,專案組與時間賽跑,爭分奪秒布置偵查工作。當日凌晨,專案組查獲大量假煙包裹,成功取得該團伙售假行為的關鍵證據。
圍繞這批包裹進行研判,專案組掌握到該團伙接單、包裝、運輸、銷售、分贓的作案規律,違法犯罪事實進一步清晰。
掌握其作案規律后,對于接單平臺的落地偵查是案件能否突破的關鍵。專案組先后18次南下福建云霄、廣東等地進行落地核查,一一確定了涉案窩點位置,并將接單平臺位置鎖定在一座大山。
可接單平臺在這座大山哪個位置,成為專案組需要破解的難題。大山地勢復雜,周圍明哨暗哨林立,信號飄搖不定,且基本每半個月變換一次地點,這給偵查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專案組不畏山路崎嶇,經過不舍晝夜的15次摸排,最終確認該案接單平臺工作點及倉庫具體位置,掌握相關人員違法事實,偵查工作全面完成。
經過前期縝密偵查、匯總分析,該團伙的犯罪事實、活動規律和犯罪證據被逐一查清,統一收網的時機已經成熟。
為了確保將該團伙全鏈條一網打盡,專案組反復推敲,先后制定多套行動方案。
2020年10月13日晚,信號發出,三明公安、煙草230余人分成20組,分別在云霄、佛山、揭陽、潮汕、泉州等多地同時行動。歷經12個小時的奮戰,涉案人員逐一被抓捕歸案。
大田“9·30”非法經營網絡售煙案,查獲制假窩點14處、假煙5000余條,抓獲涉案嫌疑人27人,現場查扣大量作案工具及其他涉案物品,總案值超億元。2021年1月,該案件被列為部督案件。
2021年9月17日,伴隨著法槌聲落,大田“9·30”非法經營網絡售煙案13名主要被告受到了法律制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