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虎辭舊歲,瑞兔迎新春。
作為小型家畜,兔子被馴化的時間較晚,有千年左右的歷史。但作為一種寓意吉祥的動物,兔子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中國煙草博物館的館藏品中,有許多與兔有關的煙標。
伏臥兔
圖①
兔,性情溫順。傳說月中有白兔搗藥,白兔又被稱為“玉兔”,故更為人熟知、受人推崇。目前,較早將生肖兔運用于煙標設計的公司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昌明仁記煙公司出品的“白兔”煙標(圖①)。煙標主圖案為一對白兔,沿用了傳統國畫中“雙兔”伏臥的經典式樣,迎合了當時社會的審美。
圖②
上世紀70年代,蘭州卷煙廠出品的“雙兔”煙標(圖②),以紅色為底色,主圖案為兩只靜臥在翠綠草地上的兔子,整體顏色鮮艷明快。上世紀80年代,江西廣豐卷煙廠出品的“玉兔”煙標上亦有兩只白兔,區別之處在于兔的口中銜青草做進食狀。
圖③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廣豐卷煙廠集中出品了較多以兔為主題的煙標,且一改往日手繪技法,將兔的彩色照片直接印至煙標上,開啟了一種新的設計風格,此外,該廠還在上世紀80年代出品過“月兔”(圖③)、上世紀90年代出品過“小月兔”與“月兔”等煙標。
步入新世紀,此類“伏臥兔”形象逐漸淡出煙標設計。
奔跑兔
行動迅速、反應機敏是兔深受喜愛的原因之一。早在春秋時期,孫武就曾以“脫兔”形容作戰之迅速,后逐步演變出家喻戶曉的成語“動如脫兔”。奔跑跳躍的兔形象也出現在煙標上。
圖④
圖⑤
奔跑狀的“兔”煙標主要出現在上世紀70至80年代。從形象上看,不論繪制簡繁與否,均為前爪著地、后爪懸空的左向奔跑狀。從時間上看,上世紀70年代的奔跑兔多以單只出現。例如:山東滕縣卷煙廠出品的“玉兔”(圖④)、陜西洛川縣卷煙廠出品的“玉兔”、湖南桂陽卷煙廠出品的“白兔”、湖南衡南卷煙廠出品的“小白兔”、湖北恩施卷煙廠出品的“山兔”、廣西浦北樂民卷煙廠出品的“金兔”。而上世紀80年代的煙標上,奔跑兔通常為多只。例如,湖北鄂西煙葉復烤廠出品的“山兔”。較為特殊的是,上世紀70年代河南商丘卷煙廠出品的“三兔”(圖⑤)煙標,其主版為三只抽象的伏臥兔,副版為三只抽象的奔跑兔。
卡通兔
圖⑥
圖⑦
上世紀70年代,煙標上還曾出現卡通形象的兔子。例如,湖南郴州卷煙廠桂陽分廠出品的“白兔”(圖⑥),煙標整體藍白紅三色搭配,圖案為一只戴紅色領結的白兔在滑雪,營造出冰天雪地的氛圍;云南楚雄卷煙廠出品的“銀兔”則擁有兩類卡通兔樣式:一是蹲坐全身兔,一是僅露出兔的首尾兩端(圖⑦);湖北襄樊卷煙廠出品的“黑兔”則僅表現兔頭形象。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