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歷史的浪潮推動我們別無選擇地走上市場經濟的道路,企業不再是政府的附屬,而是有著較充分的自由發展空間。有自由就有競爭,有競爭就有優勝劣汰,因此強者深受其益,弱者深受其害。因為政府不再為企業的生存提供額外保障,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來,就需要通過必要的手段來宣傳自己,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從而贏得市場,文化已經成為企業宣傳不可或缺的一個模塊。
然而,我們能夠在各種宣傳媒介中用視覺或者聽覺直接感知的,那都是企業文化的外在形式,筆者認為,企業文化落到實處,應該是一種氛圍,是無形的,是只能經過長時間的融入才能感知的。這種氛圍能夠從精神層面去深入影響一個團隊的品質。而且這種氛圍具有長久性和穩定性,一旦形成,就不會輕易改變或者消失。一個團隊在某天或者某個時段非常樂觀活躍,積極向上,這還不足以說明他們的文化就是樂觀積極的,而是如果這種氛圍能夠持續影響該團隊,那才能算作文化。企業文化形成后,也不會隨外力而輕易改變,甚至有時候企業破產了,消亡了,但是它的文化還會繼續存在。這有些像我們經常說的某種精神,如“雷鋒精神”,雷鋒本身已經早就消亡了,但是他的精神流傳下來,其實這就是一種文化,和企業文化有某種相似之處。
眾多員工構成了一個龐大的企業,那么企業文化氛圍也必然得由員工來營造。如何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呢?筆者用一個字概括,那便是——“悟”。員工由心而生的感悟,是營造文化氛圍的法寶。方朝暉日記本里記錄的不僅僅是不合格品的樣本,而且還記下了“疏忽1%等于失去100%”的企業質量觀,芙蓉國里又何止一個方朝暉,何止一本日記本,記錄下的不是員工對企業質量的“悟”?母女勞模、師徒勞模、夫妻勞模,因為精神的傳遞,打造出了“勞模品牌”,這不正是員工對企業精神的“悟”?工作區內,上下班員工三人成行,多人成隊形成的無形的線,也不正是員工對企業管理的“悟”?看看這些“悟”,“悟”出的的不正是高端、高品質、高效率、高素質工廠子文化理念嗎?
以前我代表車間參加過廠部企業文化推進暨《印證文化》案例故事發布會。作為一名宣講者,我展示了車間企業文化推進情況及成果;作為一名學習者,我學習了其他部門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及貫徹,學習企業文化推進過程中涌現出的優秀個人與集體的故事,學習他們的精神;更重要的,我將作為一名實踐者,企業文化,對于我們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抽象的東西,它是實實在在,融入于我們工作生產中的點點滴滴。而這,就是筆者“悟”出的企業文化。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