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卷包車間機電技術員丁昌禮正往GDX2硬盒包裝機里放預切式內框紙。王莉萍攝
5月22日上午10點,吉林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延吉卷煙廠卷包車間內,在GDX2硬盒包裝機旁邊,操作工張雪晶正緊盯小盒外包裝成像檢測系統,及時撥正輸送中歪斜或跑偏的內滑條和預切式內框紙。
“內滑條和預切式內框紙在生產線上輸送時,如果發生跑偏、損壞、缺失、歪斜、頭折起、撕爛、角翻折等現象,會影響提拔式煙包的質量。有了小盒外包裝成像檢測系統,很容易發現問題,實現和平輸送。”張雪晶跟我們說著話,手頭工作也絲毫不含糊。
2011年年初,延吉卷煙廠推出了頗受市場青睞的小盒包裝形式——提拔式硬盒煙包。2011年7月,就在這種煙包準備批量生產的時候,問題出現了。由于異型包裝機生產速度慢,設備穩定性差、故障率高,投入的人力多,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新產品生產受到制約。
“此前的提拔式煙包都是在老式硬盒包裝機上生產的,生產能力低,產品質量不能保證,生產出來的半成品還要全部通過人工檢驗后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工人加班加點生產都很難滿足需求。在增量提質的前提下,要參與市場競爭,我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卷包車間機電技術員丁昌禮痛心之余又不免心生焦慮。
在一次設備搶修過程中,一名操作工說:“如果這種煙包能在GDX2上生產就好了,既省時又省力,我們也不用這么辛苦了。”
一句話提醒了丁昌禮。他和其他技術人員多方考察市場,先是向國外生產廠家伸出了“橄欖枝”,但了解到更換進口設備需要花費3000萬元、投產周期需要18個月,“而且設備一旦出現問題,就必須停產等待外援檢修。”丁昌禮說,這是生產的一大隱患。“何不換個思路,變生產壓力為技改動力?”
一邊是生產時間緊、任務急,慢不得;一邊是進口設備要價高、投產周期長,等不起。生產壓力變成了技改動力,設備落后激發了革新創意。丁昌禮和卷包車間另一位機電技術員玄明浩主動挑起了改造的重擔。
可項目做起來困難重重。這個項目涉及機械、動力、電氣等多個技術門類,必須實現傳動模塊、電控模塊、檢測模塊、分析模塊、處理模塊的即時聯通,操作起來難度可想而知。8個月240多天里,丁昌禮和項目組成員幾乎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投入到這個項目上,光是查閱的各種資料就有厚厚的一摞。
經過不懈努力,2012年3月,“GDX2全自動生產提拔式煙包項目改造”初步完成。項目組成員通過對提拔式煙包工藝過程進行仔細分析,對GDX2包裝設備反復拆解,結合以往的實踐經驗,開發出不少設備改造方案。他們將“獎卡機”改造成“內滑條輸送機”、“卷筒式內框紙”改造成“預切式內框紙”,商標紙分切實現了“整張印刷,在線分切”。
整個項目改造過程中的關鍵點和難點在于如何將內滑條和預切式內框紙自動輸送到相應的工位并完成工藝步驟。項目組成員對這兩項課題做了多次試驗,先是出現負壓吸風系統壓力不夠的問題,他們嘗試通過改管路增大流量和壓力及時予以解決;后來又出現吸風拾取桿行程不夠的問題,項目組果斷推倒重來,重新設計再上機調試直至成功。在六、七號輪分切機構設計過程中,原有分切電機的體積不符合設備空間要求,項目組卷煙機電器技術員許英儒多方查詢,得以確定分切電機的相關參數。為縮短調試周期,他出差返程時直接帶回了沉重的電機和驅動器。“改造后的實際測試情況證明,我們的改造效果非常好,在實際生產中運行穩定,廢品率比改造前降低了2%,輔料消耗降低了3%。”丁昌禮對改造成果頗為自信。
改造完成后,一個新難題又出現了——使用內滑條和預切式內框紙后如何噴膠,才能確保小盒翻蓋能拔得出、卡得住、送得回?如果還用傳統方式噴涂、灌膠、點膠,易造成滴漏或堵塞等問題。“我們翻閱了大量書籍,嘗試了多種涂膠方式,最后通過加入內框紙熱熔膠噴膠系統,并對七號輪熱封機構進行了整體改造,增加了上盒蓋側封烙鐵,取得了成功。”丁昌禮摸著七號輪機構感慨地說,“現在,卷煙盒包穩定又美觀,真沒浪費我們八個多月‘白+黑’待在實驗室里流下的汗水。”
“我們改造的總成本才820萬元!更重要的是,在改造中,我們掌握了解決核心問題的方法和技術。”丁昌禮說,“設備改造兩年多來,我們不斷對零部件進行完善、改造,GDX2包裝機生產能力已經由原來的200包/分鐘發展為300包/分鐘。”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