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主要結合許昌煙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轉型發展期“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制造特點,對如何創新生產組織模式,提高煙機設備支撐和保障能力,打造快速響應市場、高效、敏捷、柔性的制造體系進行了思路探討。
煙草在線專稿 近年來,隨著國產煙機行業產品專業化分工舉措的強力推行,公司結合“濾棒成型、輔聯物流”的產品定位,積極填補行業空白,主導產品逐步實現了從卷接機組向濾棒成型及輔聯物流類產品的成功過渡,進一步夯實了制造基地的產品基礎。
尤其是2011年3月份,國家煙草專賣局組織召開“促進國產煙機工業發展工作會議”后,借助行業政策的東風,公司濾棒成型、輔聯物流類產品以迅猛之勢在國內市場躍升到行業領先地位。同時,國產煙機“十二五”技術創新戰略的穩步推進,超高速濾棒成型設備的技術引進試制工作扎實開展,輔聯物流設備的自主研發全面提上日程,公司產品在“系統解決方案”方面優勢明顯,市場前景廣闊,歷經五年的產品轉型后企業實現華麗轉身,新一輪的騰飛指日可待。
隨著公司產品轉型的深化,“多品種、小批量”的制造特性進一步突出,如何打破傳統生產模式的“瓶頸”,合理掌控生產組織的均衡性和準時性,打造快速響應市場、高效、敏捷的柔性制造體系,是公司產品轉型道路上亟需解決的新課題。在總結傳承多年積累的生產經驗、借鑒標桿企業科學管理手段的基礎上,公司圍繞這一課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進,進一步明確了生產管理的思路和方向。
轉變觀念,建立市場導向的生產管理思維模式
根據管理之父泰勒“科學管理”的理論,為了追逐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和最大的利益,企業應使用“工時與動作”的研究成果去組織工作,配置工人。因此,傳統制造企業里,以“工時”來衡量人工效率、生產效率的觀念根深蒂固,尤其一線工人的勞動報酬直接與“工時”掛鉤,導致工時產出量成為車間管理的核心。
這種傳統科學管理致力于多生產,高產出,是基于賣方市場環境下的生產思維模式。但是,在當前煙機行業完全處于買方市場的情況下,客戶個性化需求日益增多,市場變化越來越快,只有面向客戶需求的勞動才是增值的。因此,必須轉變觀念,建立市場導向的生產管理思維模式,摒棄傳統“工時”管理的車間生產模式,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著眼整體團隊的合作和內外部制造資源的合理配置,通過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提高公司整體效益,通過增值的勞動實現人工價值的最大化。
創新“柔性裝配”模式應用,帶動生產模式向精益化管理變革
“柔性裝配”是將多個獨立加工的生產單元(設備和人員)聯合起來形成柔性生產線,通過靈活調整生產計劃及配送計劃,通過裝配訂單拉動,實現單機在生產單元按節奏有序流轉,達到裝配工藝精細化、裝配節點目標化、質量控制在線化,尤其能夠提高生產組織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
公司在2011年針對主導產品ZL26C濾棒成型機,啟動了“柔性裝配”構建項目,通過細化產品BOM,固定工位及裝配工藝,通過線下部裝和線上總裝的模式,將ZL26C的裝配周期從60天縮短為線上裝配周期14天,大大提高了裝配效率。
經驗證,柔性裝配模式對生產組織有三方面的明顯優勢:一是合理調節生產能力,實現均衡化生產;二是提高市場響應速度,大量的部裝工作提前完成,訂單明確后,在短期內完成規格件的生產后即可上線總裝,有效縮短裝配周期;三是能夠保持裝配質量的穩定,柔性裝配的工位實行“固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專業化裝配水平,對裝配質量的提高大有益處。公司也將繼續深化拓展柔性裝配模式的應用范圍,使其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通過“超前”計劃引領精益生產持續改進提高
隨著公司產品轉型步伐的加快,企業處于一個市場變化快、產品更新快的發展環境中,產品配置靈活,生產周期長,供貨周期短。這也是當前和今后生產管理必須關注和解決的矛盾焦點。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生產計劃的關鍵在于“超前”,經營計劃必須打破靜態管理,充分考慮近期、遠期的市場需求,按照“近細遠粗”原則,通過季度生產計劃的“滾動”調整,與市場的動態進行對接。“超前”計劃主要是將投產計劃按照“執行計劃、準備計劃、預測計劃”進行細化,按照季度滾動計劃“邊執行、邊調整、邊滾動”的運作管理,使生產計劃周期性地、均衡平穩地滾動進行,增強了計劃的預見性和市場的動態銜接,提高了計劃的應變能力,又能保持生產任務的穩定與均衡,使產銷銜接更加順暢。
加強存貨結構動態分析,保持“有效合理”庫存
對于結構復雜,技術難度高的煙機產品來說,必須通過保持“有效合理”庫存來緩沖生產周期長與訂單周期短之間的供需矛盾,降低經營風險,提高客戶滿意度。
進行投產決策時,要對市場準確“把脈”,充分把握潛在需求,確保有市場潛力的產品保持“合理”的庫存,雖然在過程中可能出現庫存增長的情況,但是短期內能夠很快形成銷售。同時,要加強庫存結構的優化,針對不同產品采取恰當的計劃、生產及采購策略,降低庫存占用,提高庫存周轉率。此外要關注庫存的有效性,通過加強庫存的動態分析保持產品齊套率,訂單形成后能夠快速組織成品的裝配。最終追求的目標是在合理的庫存狀態下快速滿足市場需求,建立“快速響應市場”的庫存管理體系。
提升企業核心制造能力、構建制造戰略聯盟體系,形成內外互補的制造資源布局
核心制造水平是決定企業生產規模、產品層次及綜合競爭實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提高核心制造一是要打造高效的技術裝配平臺,緊緊圍繞核心生產布局要求,以高效、智能化的技術裝備為重點,形成技術先進、結構合理、具有全面覆蓋核心件加工能力的高效技術裝備保障體系,同時不斷創新設備管理模式,推行全面規范化維護(TnPM)體系,做到“會用”并“用好”核心設備。二是在制造環節,著重突出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市場競爭力核心制造能力的提升,深化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實施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等共性關鍵制造技術的工藝攻關,真正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核心制造能力。
另一方面,按照資源互補、降低風險的原則,積極探索建立制造戰略聯盟體系,通過外部制造資源的合理布局,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要通過完善供應鏈管理及考核機制,創新合作模式及合作手段,加強對供應鏈的專業化分工引導,通過對供應鏈企業制造工藝、管理水平的延伸管理,培育一批高忠誠度且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優質供方,形成內、外部制造資源的優勢互補。
通過工藝的標準化提高作業標準化水平,實現生產的專業化,從而保持生產的準時化和質量的穩定
工藝是連接設計與制造的橋梁,是將設計圖樣轉化為產品實物的關鍵環節。完善的工藝標準體系是制造企業指導產品制造過程的依據,因此,公司必須結合自身的設備狀況和加工能力,圍繞產品設計功能的實現,要緊跟行業先進技術動態,通過工藝創新手段,把先進實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及時應用到生產中,貼近生產實際細化工藝管理標準,建立覆蓋從零部件加工到產品裝配等整個加工過程的工藝程序文件,通過貫穿全制造過程的工藝標準化管理,提高制造質量穩定性。
工藝標準細化后,要改變傳統作業模式中“廚師多幫手少”的現狀,按照工藝文件細化作業標準,將生產操作核心崗位及生產準備輔助崗位進行職責細分,全面實施送料到機臺的“配餐制”的配送體系,以要求的質量、準確的數量準時送達需要的工位,減少生產環節的各種等待浪費。通過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提高生產的有效作業率和專業化作業水平,實現人盡其用,提高人員、設備的利用效率。
實現電氣獨立裝配,推動電氣裝配上水平
煙機產品是集機械、電氣技術機電一體深度融合、技術構造較為復雜的設備,電氣的先進化程度直接決定了產品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隨著技術的進步,電氣復雜程度越來越高,電裝的專業化對于提高產品質量具有主要的作用。
為了推動了電氣裝配過程的規范化,標準化,使電裝質量有質的飛躍,公司將打破機械、電氣集中裝配的生產布局,實現電裝獨立,通過精細化分工降低作業難度,對工人的綜合技能要求降低,既利于操作工集中精力把專項技能做專做精,提高裝配效率和質量;也有利于規范裝配作業標準,通過電裝工藝標準化,提高電裝質量;此外,電裝獨立也將提高電氣部組件的配套率,更好地支撐柔性裝配線的有效運行。
搭建信息管理平臺,提高信息化技術對生產制造的支撐和保障能力
ERP系統是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于一體的應用平臺,對于生產組織的變革具有重要的“推手”作用。通過信息化系統的集成,能夠將庫存、原料、半成品、加工件等繁瑣的業務數據繁多進行即時的統籌分析,保證生產業務數據的集成性、實時性和統一性,實現生產的協同性。
因此,在生產過程中,要始終重視ERP系統的平臺支撐作用,不斷深化客戶關系、供應鏈、車間作業等模塊的延伸開發應用,通過不斷拓展信息化的應用范圍,實現產、供、銷業務流與信息流的同步,使生產業務通過流程固化提高效率和規范化水平,更好地統籌企業“人、機、料”等制造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實現生產組織深層次的變革和提升。
總之,在煙草行業發展的新任務新形勢下,許昌煙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將積極創新生產管理模式,通過推進“煙機制造上水平”切實提高對用戶的設備支撐和服務保障能力,為建設行業一流的“濾棒成型及輔聯物流類設備制造基地”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石,為全面推進“卷煙上水平”戰略任務做出積極的貢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