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二問:全面推進設備管理精益化條件是否具備?
理念清晰、具有工作基礎和借鑒模式,可以說,全面推進設備管理精益化的條件已基本具備
客觀來說,當前行業設備管理領域對設備管理精益化還存在著認識不到位、工作開展不平衡、水平差距較大等不足,而機型多、設備老化、人力資源趨緊也是很多卷煙工業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
那么,此時全面推進設備管理精益化條件是否具備?
“通過近幾年的宣傳、引導和行業各單位的探索,行業設備管理精益化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礎,部分單位的實踐提供了可借鑒的良好模式,可以說,全面推進設備管理精益化的條件已基本具備。”在今年的設備管理現場會上所作的報告中,王建法對此進行了闡述。
不難看出,王建法所說的“條件基本具備”主要有三個方面依據:一是理念清晰,二是具有工作基礎,三是有了借鑒模式。
的確,與3年前首次提出推進設備管理精益化不同,此次會議提出的“六個精”,即基礎信息的精細管理、設備狀態的精確預測、設備的精修管理、設備的精心保養、做好備件精算管理、建設精干的“三支隊伍”(設備管理人員隊伍、設備維修人員隊伍、設備操作人員隊伍),目標更加具體。對行業各企業來說,經過3年的實踐,“設備管理精益化”這一理念更加清晰。
從工作基礎來看,國家局設備管理職能調整以后,全行業強化設備管理制度、程序、評價、改進等工作,行業設備管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2009年,國家局提出了努力實現“三個轉變”的設備管理指導思想,即從傳統經驗管理向現代科學管理轉變,從只關注設備階段性的技術管理向技術、經濟相結合的全面綜合管理轉變,從滿足單個企業的設備保障管理向滿足集團企業多點管控的生產規范化與產品質量標準化的設備管理轉變,為設備管理精益化奠定了思想基礎。
2011年國家局印發《卷煙工業企業設備管理績效評價體系(試行)》及試運行方案以來,行業導入設備管理績效評價工作,實現了統計口徑一致,數據客觀真實,國家局可以更準確地掌握設備運行管理的主要情況,為設備管理精益化提供了評價方法和管理基礎。
另外,為總結設備管理工作經驗,探索設備管理規律,創新工作方法,行業組織20家卷煙工廠圍繞“卷煙工廠設備的卓越績效管理”等4個專題開展了專題研究工作,在設備管理方法上開展探索,也將為精益化提供診斷和改進技術。
從工作實踐來看,近幾年來行業各單位結合各自實際創造性地開展設備管理工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方法和模式。
比如,長沙卷煙廠從全資源和全流程兩個維度,通過規范化、信息化、全員化,建設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的管理架構,開展精細的基礎管理和過程管理,持續提升設備管理的有效性和經濟性。
再比如,玉溪卷煙廠以卓越績效管理為改進機制,運用六西格瑪管理方法,實行設備預防維修模式,2013年與2008年相比,制絲、膨脹、復烤的故障停機率均下降0.3%以上,卷包設備運行效率提高5.3%。
尤其是青島卷煙廠自覺運用精益管理思想、原則和工具,逐步構建起以“精確數據管理、精準狀態預測、精心維護保養、精算成本控制、精實績效管理、精干隊伍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六精”設備管理模式,使一線員工能夠“看得懂、摸得著、做得快、有規范”,為工廠層面設備管理精益化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模板和標桿。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