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中國裝備的生命在于質量,這是我們獲得全球認可的根本保證。以生命視之,質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對于整個中國裝備制造業來說,領先企業存在短板,行業整體落后,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分析原因,重要的一條就是企業對質量重視不夠,還沒把質量上升到視為生命的程度。
質量,涵蓋制造工藝、核心技術等所有支撐產品品質的要素。木桶理論告訴我們,木桶最終能裝多少水,不取決于那些長板而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板。比如高速鐵路,盡管我國已建成的高鐵世界一流,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加了分,但就在這種先進的工程里,也還是能找到技術上存在的一些短板。要知道,時速超過200公里的動車組所用高速軸承目前國內尚不能自主生產,時速300公里以上的則全部需要進口。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裝備制造業技術對外依存度超過了50%,80%的高端芯片、80%的發電設備優質大型鑄鍛件、90%的高檔數控機床及機器人、近100%的高鐵軸承,都依賴進口。我國制造業大型成套裝備存在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等深層矛盾,特別是高端裝備的迅猛發展與配套的“三基”產品供應不足的矛盾,已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是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最大短板。
重大裝備和主機產品所需零部件、高端材料依賴進口,導致主機和成套設備陷入“空殼化”困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并不復雜。長期以來,我國都是逆向創新,即先開發整機滿足使用需求,再開發基礎材料解決國產化問題。這樣的研發模式導致我國以較快的速度走出了短缺經濟,但基礎理論研究不足、核心共性技術積累不足、核心工藝儲備不足,為產業轉型升級埋下了隱患。同時,普遍存在的“重主機,輕基礎”的畸形政績觀,也對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目前,我國只是裝備制造業大國,不是強國。況且,當自己快跑的時候,別人也在加速,這種國際形勢也讓本來處于追趕地位的我國裝備制造業面臨許多難題。歐美日等傳統裝備制造強國均提出了再工業化戰略,這必然會影響到其對外貿易政策,甚至出現貿易保護主義,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裝備制造出口必會遇阻。
怎么辦?只有轉型升級,補足短板。我國已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實施“調整轉型、創新升級”發展戰略,這可視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的一個近期目標。圍繞這個目標,著力調整產業技術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帶動產業轉型和技術升級;著力加強自主創新,加快形成自主技術、產品和品牌;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促進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和經濟增長點;著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提升裝備制造業整體素質,應是中國裝備制造業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信中國裝備制造業能夠在新的歷史時期,抓住機遇,攻堅克難,迎來屬于自己的光明未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