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為保障煙葉質量和安全性,國家局明確提出將《煙草良好農業操作規范》(GAP)作為2012年煙葉生產重點工作內容。病蟲害防治作為煙葉安全生產的重要控制環節,對煙葉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至關重要。為進一步提高煙葉安全性,最大限度的降低煙葉產質量損失,筆者結合貴州威寧煙區當前生產實際,提出烤煙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幾點意見:
一、探索建立保健栽培技術體系
在堅持農業預防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基礎上,探索建立以防為主的烤煙保健栽培技術體系,通過調整栽培技術措施,協調好烤煙-氣候-土壤三者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煙株營養抗性,達到防病、減少發病和減少施藥的效果。可采取以下措施:
1、冬春季搞好煙田衛生和土壤恢復工作
在煙葉收購完成后1個月內將田間煙桿、煙樁、殘膜等廢棄物清理完畢,通過煙地翻犁過冬,休閑或者種植綠肥的方式使地力得以盡快恢復。
2、苗期培育無病壯苗
首先做好苗床及附屬設施的消毒工作,杜絕煙苗染毒。其次協調好煙苗培育的大棚溫度、濕度、營養液濃度等因素,促進煙苗早出苗、快生長,為培育壯苗打好基礎;三是通過合理確定剪葉時間、剪葉次數(一般進行兩次剪葉)、煉苗方式等培育無病壯苗。
3、高質量移栽
一方面保證移栽質量,采取大窩深栽的方式,杜絕高腳苗;另一方面要澆足定根水,有條件的區域移栽時適量使用腐植酸鉀類的肥料,促進根系生長和煙苗早生快發。
4、大田前期著重促根、健根
對于發現的高腳苗,應早培土促進不定根的發生。有灌溉條件的煙區,要及時灌溉,協調水肥耦合因素,為煙株正常生長創作良好的土壤環境,促進煙株根系生長、根系健壯。
5、大田中后期著重養根、護根,防早衰
海拔較低、溫度較高、“兩黑病”(黑脛病和根黑腐病)發生嚴重區域,必須做揭膜處理。根據天氣預報,在雨前揭膜,雨后培土。
二、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意見
1、真菌性病害
(1)猝倒病:俗稱“熱瘟病”,是苗期的主要病害。
綜合防治:苗床地選在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苗床發現病苗要及時挖除,防止病害蔓延。
藥劑防治:煙苗大十期后,可噴施1:1:(150~180)波爾多液進行保護,每7~10天噴施1次。發病后用58%甲霜靈錳鋅1000倍液噴霧防治或每標準廂用移栽靈農藥1支,兌成1500液,均勻噴霧澆施,每10天1次,移栽時再浸根1次。
(2)黑脛病:煙草主要病害之一,發病煙株整株死亡。
綜合防治:實行輪作,特別是頭年發過病的煙地,必須2~3年輪作。選用抗病品種云85、云87。適時早栽使煙株提早進入抗病期。雨季來臨前起高廂挖深溝,保證排水良好,降低煙田濕度。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25%甲霜靈錳鋅500~800倍液,均勻噴霧或浸根,每10天1次;移栽前再醮、灌根1次,帶藥移栽;移栽后噴淋煙株莖基部,易發病的地塊栽后連續施藥2~3次,也可在提苗時用移栽靈稀釋至2000倍藥液與硝酸鉀溶液混在一起灌根進行防治。
(3)炭疽病:苗期和大田期常發。
綜合防治:加強揭膜通風,降低濕度,早間苗,及時清除雜草。
藥劑防治:播種前對苗池及漂盤進行消毒。大十字期用1:1:200倍的波爾多液預防,發病后噴50%退菌特500~7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3次。
(4)赤星病:又叫褐斑病,成熟期發病較多,重病時可造成毀滅性損失。
綜合防治:早栽早烤,早打腳葉,適時采收。適當增施鉀肥,控制氮肥用量,加強田間管理,提高煙株抗病能力,實行輪作。
藥劑防治:40%菌核凈400倍液在打頂后對煙株(特別是中下部葉片)進行均勻噴霧,每5~7天1次,連噴2~3次即可控制赤星病流行或用科生(0.3多抗霉素)每畝150g,稀釋300倍噴霧或用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7~10天噴施1次,連續2~3次。
(5)白粉病:大田期煙株中下部葉片發病最多,對煙葉的產量和質量影響很大。
綜合防治:適時早栽,及時采烤,注意田間衛生,及時清除殘葉。煙地要挖深溝上高廂、早打腳葉,利于通風透氣,減少病源。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鉀的施用比例,控制氮肥的用量。
藥劑防治:1.5%多抗霉素15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6)煙草根黑腐病:幼苗期至現蕾期均會發病,主要侵染煙株根系。
防治方法:采用高起壟,高培土,防止田間積水。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72%甲霜靈錳鋅500倍液噴施并灌根,或每標準廂用移栽靈農藥一支,兌成1500倍液,均勻噴霧或澆施,每10天1次;移栽前可浸根1次,移栽后噴淋煙株莖基部,易發病的地塊栽后連續施藥2~3次,施藥后立即培土。
2、病毒性病害
(1)普通花葉病:煙草普通花葉病是我區各煙區普遍發生的病毒病。
綜合防治:選用無病毒的地塊育苗,播種前對種子消毒或使用包衣種。合理輪作,早播早栽,發現病苗及時清除,移栽后及時追肥、培土、灌溉,促進肥料吸收,提高煙株的抗病性。可對發病的煙株及時補充硝酸鉀等肥料,增加煙株營養,再積極進行藥劑防治。注意田間衛生,田間操作時嚴禁吸煙,打頂抹杈時應先打健株后打病株,煙葉采收完后將煙桿、煙根及時清除。
藥劑防治:移栽后3天用病毒特100g/畝,500倍液,或24%毒消水乳劑800倍液,每7天噴霧,連續噴3~4次,最好交叉使用農藥。
(2)黃瓜花葉病:在我國發生普遍,其發病率和損失程度均超過普通花葉病。
綜合防治:該病主要是蚜蟲傳播。適時早栽,及時清除煙地四周的雜草,選擇遠離蔬菜地、果樹地的地塊。
藥劑防治:用吡蟲啉滅蚜簽或10%吡蟲啉1200~1500倍液防治蚜蟲。發病時用24%的毒消水溶劑600~900倍液進行噴施,每畝50~75kg,7~10天1次,噴施4次。
3、細菌性病害
(1)野火病、角斑病:俗稱“火燒病”、“紅火斑”在田間混合發生。
綜合防治:實行輪作,壯苗移栽。控制施氮量,增施磷鉀肥。暴風或冰雹過后,高發區域應提前施藥預防此病。
藥劑防治:定期噴施1:1:160波爾多液預防病菌侵染,發病初期用150~200單位/毫升農用鏈霉素噴施葉面,每周1次,噴2~3次,可控制病害流行。
(2)青枯病:屬大田期病害。
綜合防治:合理輪作。注意田間衛生,施用腐熟的農家肥,及時鏟除田間的病株集中深埋,切勿隨意丟棄,避免造成新的污染。加強田間管理,多雨季節或地區要高起壟、高培土,做到田間無積水。合理施肥,施用硝態氮肥。適當增施鋅、硼肥,提高煙株的抗病能力。
藥劑防治:采用200單位/毫升農用鏈霉素每株50毫升灌根,每10~15天1次,連續施用2~3次,有一定防治效果;或用20%噻菌銅500倍噴淋全株,莖部噴淋、根際土壤噴淋。
4、非侵染性病害
(1)缺鉀癥:鉀素肥料用量過少、氮素用量過多或土壤缺鉀的煙地發病較多。
防治方法:增施鉀肥,在旺長期,若發現葉尖、葉緣有褪色缺鉀癥,應及時用磷酸二氫鉀、硫酸鉀進行葉面噴霧或追施鉀肥。
(2)氣候性斑點病:該病是空氣中的臭氧等有害氣體造成的非侵染性病害。
防治方法:早施磷肥、早中耕、排水,提高煙株抗臭氧毒害的能力。在低溫陰雨來臨前,在煙葉上噴施代森錳鋅或65%代森鋅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可減少病害發生。
5、蟲害
(1)地老虎:移栽期主要害蟲。
防治方法:烤煙移栽后相繼噴施高效氯氟氰菊酯(金菊)2000~2500倍,40%乙酸甲胺磷500~800倍,5%來福靈乳油2500倍,防治效果良好。
(2)煙蚜:大田前期危害較重的害蟲。
防治方法:防治煙蚜可使用10%吡蟲琳滅蚜簽或10%吡蟲啉1200~1500倍液防治蚜蟲進行防治。
(3)煙青蟲:大田期主要害蟲。
防治方法:可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金菊)乳油1000~2000倍或2.5%敵殺死乳油2000倍或90%萬靈粉劑3000倍液,噴灑煙株生長點進行防治。
(4)螻蛄:
毒餌法防治:先將麥麩或豆餅等餌料炒熟,再拌入90%敵百蟲,藥量、水量和餌料的比例為1:(10~30):100,餌料拌好后稍悶片刻,于傍晚放入田間,防治效果較好。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