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樂安消息 8月20日凌晨6時20分,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湖溪鄉煙站站長袁貴昌早早地便起了床。今天,他要到甘泉村的兩戶煙農家里預檢煙葉。
“田里作物兩班倒,種完水稻種煙草。”“煙葉收購開始了,煙農迫不及待地在家等著我們去預檢,煙葉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時30分一過,筆者隨著預檢隊伍出發了。
去的第一戶人家,煙農名叫周楚恒。聽到這個名字,筆者心中勾勒出一位年青小伙子的形象。見到本人才知道,周老今年66歲啦!
過了花甲之年的周楚恒,大概是常年干農活的緣故,皮膚透著古銅的黑,頭發花白而又堅韌,目光炯炯而帶著慈祥。
房子是新蓋的,進了門,客廳里擠滿了金燦燦的煙葉,寒暄了幾句,預檢員們開始了工作。筆者趁著閑,便和周老聊了起來。
十年前,甘泉村還沒有通公路,村民行遠路要么靠步行,要么靠牲畜。
“你問當初是怎么過日子的?田里種的是水稻、屋后栽的是果蔬,山上野味上山打,撲下河里抓魚蝦?!闭f起這段過去,周老竟說的像唱小曲,“為了摘掉‘貧困’這頂帽子,縣長和縣委書記來到了甘泉村,都表示要把這條路修好。路修好了,煙草公司的領導來了,問我們愿不愿意種煙,我問了一句:‘能掙錢不’,他們拍著胸脯做保證,咱村里幾戶(村民)就應下了。”
說到這,周老要拉著筆者去參觀屋外的烤房??痉渴菢藴实臉嬙?#xff0c;門上面寫有一排標語:樂安湖溪鄉,發展種煙忙,萬眾一條心,實行奔小康。周老解釋說,烤房是翻新了的,但是上面的標語卻是當年村干部給題的。
2003年,周楚恒和幾位鄉親開始建起了烤房、種上了煙草,不懂技術,他就跑到縣煙草公司去“取經”,煙草公司組織的培訓總少不了他的身影。高地勢的土地不適合栽培煙草,周老每日起早摸黑到兩公里外的土地上照料煙苗。
周老掰著手指頭說:“種煙就快十年啦!”曾經的艱辛苦楚如今掛在這位老人的臉上已是皺紋滿布。
談起種煙的收入,周老臉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種了七畝(煙),第一年種(煙),只賺了一千七,后來賺到了兩千、三千,到去年賺了一萬九千哩?!?/p>
收入增幅如此快速的背后,承載著甘泉村幾代人的期盼。
樂安是個多山的區域,過去這里村民的靠山吃飯。還流傳了這么一句順口溜:要想致富靠賣樹、挖礦能出暴發戶。
后來縣政府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嚴禁私自挖山、嚴禁亂砍亂伐。
農民問,那致富得靠啥?于是鄉干部也琢磨出一句順口溜:致富路人心齊,煙草種植我看行。
“那時,大伙從心眼里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可是問題出來了!”周老記憶猶新。
“由于地理環境因素,甘泉村片區煙葉采烤季節雨日多,雨量大,不利于煙葉成熟和采摘烘烤!”站長袁貴昌指出了問題的所在。
“夏天持續高溫,田里吃水都難?!?/p>
“地勢高,水留不住。”
前來“湊熱鬧”的村民們也打開了話匣子。
從2005年起至2011年年底,樂安縣局(分公司)為甘泉村累積投入資金39.1756萬元實施煙水配套工建設,目前已修建烤房群18座,建成小水窯33口。
山溝溝里飄出了金葉香,家家通上了自然水管。掙了錢,村里生活條件好了,周老的兩個孩子安心地在外工作。由于父親年紀大,大兒子趁著休假在家幫農活。他感恩地說,是“金苗苗”讓村里喝上了干凈水,讓鄉親們蓋起了新窩窩。
第二天,周老載著預檢好的煙葉來到湖溪鄉煙站進行交售。
由于煙水工程的完善,前段時間連降暴雨并未給周楚恒的煙田造成損失,7畝田產下兩千斤煙葉。周楚恒的“加法”還在繼續著,開秤后他接過統計單一看,興奮地對我們說:“嘿!今年收入漲到兩萬四哩?!?/p>
?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