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攀枝花消息 山地占九成以上的四川省攀枝花市,農民人均耕地只有1.1畝,如何在這“一畝地”上做出富裕農民的大文章?十年來,攀枝花市充分發揮煙草行業資金杠桿作用,始終堅持“心系煙區、服務煙農、發展煙葉”的指導思想,不斷加強煙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煙葉綜合生產能力。在2005—2014年十年期間,全市共投入建設資金7億多元,建設水池1084口/37.599萬立方米、水窖43835口/117.7646萬立方米、管網406條/748.308千米、溝渠514條/783.286千米、提灌站3座/48.5千瓦、塘壩60口/189.4850萬立方米、機耕路80條/179.9420千米、密集式烤房6370座、香料煙晾房4544座,田間農業機械443臺,育苗設施7484套、煙夾1517座、分風板83座,土地整理10660畝;開展米易縣麻晃飲水與仁和區躍進水庫渠系配套建設。煙區基礎設施得到有力提升,煙葉生產得到平穩健康發展,為新農村建設增添了亮麗的風景,為“三農”建設濃墨重彩了一筆。
系列舉措如知時好雨潤澤攀西大裂谷,煙葉發展潛力大增,隨之而來的,是煙區農民的幸福日子。
這樣的幫扶很靠譜
仁和區大龍潭干壩子村是攀枝花市最干旱區域之一,尤其是每年烤煙移栽的4、5月,沒有任何降水。烈日炙烤著大地,但煙農起德安卻一點也不著急,因為管網滴灌已遍布起德安家的煙田,滴滴清水不僅潤澤了土地,也潤澤了煙農的心。“多虧煙草公司給我們建的節水灌溉工程,現在我們煙田用水不再像以前那么惱火了,我們大伙都覺得靠譜!” 起德安信心滿滿地說到。從曾經的看老天爺“臉色”吃飯,到如今的“豐水潤田”,這樣的變化始于2013年5月,市煙草局(公司)投資30萬元,為干壩子村修建節水灌溉工程,徹底解決當地用水困難。節水灌溉工程發揮效力以來,干壩子村108戶煙農比往年更忙碌了,煙葉移栽時間提前了20多天,往年正在忙于移栽的時候,2013年的煙葉已進入了團棵期。煙農的笑臉映襯著汗珠,在陽光下勾勒出一副干勁十足的畫面。
干壩子村的故事不是特例。十年來,攀枝花市將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改善煙區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減輕煙農負擔,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工作來抓。成立了以分管農業的副市長為組長,煙辦、水務農機局、發改局等相關單位為成員的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領導小組,各縣區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相關單位為成員的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領導小組。煙草公司成立了以局長(經理)為組長,投資、財務、監察、審計等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的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領導小組。在各級煙辦設置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副主任,負責項目建設日常管理與協調,在各級煙草公司設置現代辦,負責項目年度計劃的組織實施,對規劃設計、招投標、組織施工、物資采購、工程質量和資金管理。從而保證了煙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落到了實處,保證煙農得到了實惠。
這樣的建設很給力
2014年8月底,攀枝花煙葉收購全面開秤,漁門鎮煙農楊正發開著新買的福田車,裝著編好的煙葉,樂呵呵地行駛在新修的機耕道上,而在一年前,收購的快樂都會被腳下顛簸的道路“打折”,由于路況不好,楊正發每每編好的煙葉都會散開,甚至破損?!斑@路修好了,拉煙葉好方便,好給力!”在楊正發看來,新車、新路意味著新希望,而成就這一希望的正是靠當地煙基設施建設的不斷投入。十年來,攀枝花共投入7.1億元,對生產條件不佳的地區進行煙基工程建設,生產效力大大增加,攀枝花煙葉產出數量由十多年前的1.4萬擔,增加到35萬擔。
如今,站在鹽邊縣漁門鎮朵古村二坪社的山頂,放眼望去,在青山綠田間,一口口水池星羅密布,一條條溝渠、管網縱橫相連,機耕道蜿蜒盤旋,勾勒出一幅美麗的田園景色。
這一田園美景來之不易,為了保證建設的質量,質量意識貫穿了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全過程,始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第一”的原則,始終做到布局有規劃、立項有報告、工程有預算、設計有圖紙、施工有方案,審計有依據、驗收有標準。在項目設計環節嚴把設計查勘關、審核論證關、造價雙審核關。在資金管理環節嚴格堅持 “四項規定”:一是嚴格實行年度及月度預算管理規定;二是嚴格執行專戶、???、專用、專人管理規定;三是嚴格執行補貼標準,控制補貼資金計劃;四是嚴控資金撥付進度。
這樣的管護很稱心
“大伙加緊干,明天就放水了……”2014年4月,鹽邊縣共和鄉的煙農即將開始大田移栽。這天,煙農袁宗友帶領著大伙清理紅旗大堰,每個人心里都明白,堰溝清理干凈了,水到田里才順暢,大家俯身認真地清理著這根聯系煙田生命的“主動脈”。
這樣的責任感,除了自我意識的建立,更依賴于強有力的制度構建。攀枝花市市委、政府清醒的認識到:“如果好的管理措施、嚴格的過程管理是保證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落到實處,質量可靠的保障,那么,有效實際的管理維護是保證項目長久持續發揮效益的依靠?!笔觊g,為保證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發揮長久的效益,攀枝花市按照“誰受益、誰所有、誰使用、誰管護”的原則,將煙葉生產基礎設施產權移交給煙農或村委會,明確建成項目產權和運行維護管理責任,由煙農或村委會進行日常管護。同時制定出臺了《攀枝花市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運行管護辦法》,明確從每年的煙葉返還稅中抽取2-3%,建立煙基項目管護資金專用帳戶,用于煙基建設項目的管護工作。在煙葉基礎設施項目所在的村社也根據各自實際,進行了靈活多樣的管護,其中鹽邊縣共和鄉百草坪村特具代表:村民選舉村民李發才負責板廠灣引水管網項目的日常巡視、損毀修復,按月收取水費,所收費用用于管護所需易損件購置更換,破損水表購置更換及管護人員人工費用。通過這種管理,解決了黃家灣水庫有水不能用、供水不暢的格局。
十年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即過,即將迎來新的“十三五”。在“十三五”期間,攀枝花煙草將堅持“水源工程是龍頭、土地整理是核心、常規項目是基礎、煙草農機是臺階”的工作思路,始終堅持“心系煙區、服務煙農、發展煙葉”的指導思想,為改善煙區生產條件,實現煙農小康生活,夯實煙葉發展基礎做新的、更大的貢獻。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