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經濟網報道 ?? 近日,在重慶市巫溪縣、武隆縣等煙葉產區發現,不少煙農通過加入當地的煙農專業合作社,實施煙葉標準化種植與生產,不僅大幅提升了煙葉的質量,也實現了收入的增長和生活品質的提高。
巫溪縣古路鎮彭莊村是一個現代煙草農業的“示范村”,在這里,煙葉產業是第一大產業,煙路、煙水、煙房等基礎設施已經實現全覆蓋。據了解,彭莊村以綜合服務合作社為依托,由合作社組建了機耕、植保專業服務隊,服務于片區內所有煙農,全村機耕覆蓋率80%以上、植保專業化100%,專業化運輸70%以上,職業化煙農常年穩定在10戶左右,戶均規模50畝左右,戶均收入基本穩定在10萬元以上。2014年該村種植煙葉612畝,總產值有望突破200萬元。村民陳輝明表示,他和妻子在2012年種植了115畝煙葉,當年純收入達18萬元。
在重慶,像彭莊村這樣的職業化種煙村不止一個。作為我國重要的煙葉產區之一,重慶煙草自2007年正式開展現代煙草農業建設,以煙葉基地單元建設為載體,堅持“工業主導、商業主體、科研主力”的原則,有效改善煙區的生產生活條件,提升煙區農戶的收入水平,推動煙區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助推煙農增收致富和煙區經濟社會發展。
根據重慶市煙草專賣局提供的數據,重慶煙葉戶均種植規模已經從2008年的10.45畝發展到2014年的31.58畝,戶均規模居西部首位。煙農戶均收入從2008年的不足2.62萬元上升到2013年的7.64萬元,年均提升近1萬元,戶均收入年均提升達38.5%。
重慶煙草專賣局局長李恩華介紹說,重慶是全國唯一一個開展“煙草惠民工程”的煙葉產區,重慶煙草爭取國家煙草專賣局投入20億元實施煙草惠民工程,重點開展煙區骨干道路、水源工程等項目建設,累計建設了大型水源工程2處、煙草惠民路2000km,臥式密集烤房3528座,土地整理項目32500畝。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市按照“工業企業、商業企業、科研單位”三方深度合作的原則,共同推進煙葉基地單元建設。國家級煙葉基地單元建設數量從2010年的1個,逐步上升到2011年的5個、2012年的9個、2013年的15個、2014年的21個,年均保持5個以上的增長速度。全市共引進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農科院煙草研究所、河南農業大學、西南大學、湖南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校,圍繞煙葉基地單元建設及重慶煙葉特色彰顯,有針對性開展土壤改良、健康栽培技術體系構建、精準農業等科研項目。
據了解,重慶還將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進一步促進煙農“減工降本、提質增效”。一是在做實做強合作社上下功夫。高度重視合作社建設,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確保每個產區創建一個市級示范社。繼續推進適度規模種植,培育職業煙農隊伍;通過提高經濟待遇、創造發展空間等方式培育和吸引職業經理人,解決好合作社帶頭人的問題;著力加強合作社財務管理和制度建設,實現合作社規范運行;進一步加強煙農技能培訓,推動煙農逐步向“產業工人”轉型。二是在提高生產作業效率上下功夫。進一步整合業務流程,減少工序,重點在烘烤環節完善設施,優化工藝;在分級環節落實崗位管理、流水作業;在田間管理環節大力推進機械化作業,減少勞動用工。三是在促進煙農增效上下功夫。以合作社為載體,構建專業化服務體系,破解單戶煙農解決不了、解決不好、解決起來成本高的生產難題。依托行業補貼形成的可經營性資產發展多種經營,對符合條件的煙農合作社予以項目扶持,進一步拓寬煙農專業合作社增收渠道。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