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近年來,各地進行了煙葉結構優化,解決了工業需求原料的等級結構問題,但衡量煙葉等級質量的核心因素“成熟度”這一問題日漸突出,成為影響煙葉質量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煙葉的成熟度,增加工業的可用性,是當前生產中需要探討的一個課題。
一、影響煙葉成熟度的主要因素
(一)煙葉成熟度概念及理解
煙葉在生長、成熟到衰老期間,其新陳代謝活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葉片經過一定時段的生長后,隨著旺長停止,葉綠素活動減慢,葉色變淺,淀粉增加,內含物最多,此時達到生理成熟;隨后進入衰老期,其內含物質降解成為小分子的糖和氨基酸,合成有香味的化學成分,此時葉內酶活性較高,降解速度較快,達到一定成度后為工藝成熟,此時是采收烘烤的最佳時期。
同時,煙葉成熟度有生長發育成熟度和烘烤成熟度兩重意義,煙葉要獲得好的質量,既要“長熟”,還要“烤熟”,二者缺一不可。確保煙葉田間長熟和采收成熟度一致的煙葉是烘烤成功和生產高質量煙葉的基礎,長熟的標志是適時表現出特有的農藝特征,趨向于工藝成熟是最佳狀態;烤熟是對煙葉最終的質量要求,標志是不但要烤黃,而且要烤香。
(二)導致煙葉烤后成熟度較低的主要原因
當前烤后的煙葉,成熟度較低主要表現為欠熟煙和尚熟煙較多,形成光滑、微青、青黃組別的煙葉,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所致。
1、搶采、搶烤。一是受病害或自然災害影響。煙葉進入采收中后期后,農戶擔心風雨、冰雹及赤星病等綜合性的病毒病會帶來災害,通過“搶收、快烤”來避開自然災害及病害的侵襲。當前生產中病害造成的傷殘多數被列入到同組別較低等級或雜色組定級,受到風雨、冰雹自然災害的煙葉殘傷及雜色較重,嚴重的則不列級,其成為煙農搶采搶收的原因之一。二是輪茬作物爭時搶地。部分煙田的施行煙、小麥、油菜等作物的輪作模式,而9月底10月初要進行秋播,農戶為騰地讓田加快的煙葉的采收進度,忽視鮮葉成熟度,縮短烘烤時間,使“采熟、烤熟”兩項指標都受到影響。三是幫工原因帶來的影響。7-9月是煙葉采收的繁忙時期,是農村部分民工返鄉時段,在此時段用工寬裕,為克服后期“請工難”的問題,搶收已成為煙農的普遍心理;同時由于幫工不穩定,人員反復變化,工人對鮮葉成熟標準的把握不熟練,培訓難度加大,煙葉采青、烤青也是必然結果。四是烤房容量不足。近年來,單戶種煙面積在不斷增加,雖然密集烤房群在大范圍內得到普及,但受交通條件等其它因素的影響,為節約成本農戶不愿把煙葉運輸到烤房群烘烤,普通烤房、單座的密集烤房不能滿足其容量,“搶烤房”生采、快烤使烤青在所難免。
2、受栽培技術影響。一是移栽過晚,秋后積溫過低,不能正常成熟;二是為追求高產,超量增施氮肥,形成“黑暴煙”;三是受旱情影響,肥效不能遵循“少時富,老來貧”規律,發育不正常,脫肥落黃困難;四是平頂技術落實偏差,平頂過早或過重,留葉數少,營養過剩,煙株“中部不見光,上部不落黃,整株不脫肥”,采收烘烤困難,通常調制后熟相不佳,品質較差。
3、烘烤調制不當。好的煙葉成熟度,既要田間成熟,還要通過調制烤熟,而實際操作過程中,多數煙農把變黃、定色、干筋一氣哈成,在變黃后期和定色初期穩溫過短,葉片變黃后快速定色以避免掛灰,不利于煙葉內在物質的轉化和積累,造成葉片中對香氣起促進作用的化學成分分解不徹底,煙葉烤后成熟度不高。
4、認識不足,主觀上降低了煙葉成熟標準。煙葉分級交售過程中,未能正確執行標準,少量微青煙進入正組驗級,忽略品質因素中成熟度要求,使煙農及分級人員在主觀上對微青煙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放低了成熟標準,導致生產中未能通過有效的措施提高煙葉成熟度。
二、提高煙葉成熟度的對策及探討
(一)加強技術培訓,引導煙農“科學種煙”。一是引導農戶正確認識產量與質量的關系,合理施肥,合理把控移栽密度,推行科學、合理的生產技術措施;二是通過培訓讓煙農熟練掌握成熟采收等關鍵技術,確保“長熟、采熟、烤熟”;三是疏通農戶以“搶采、搶烤”來防病、防災的錯誤認識,引導農戶通過藥物預防、良好田間衛生管理來防病,糾正以“搶采搶烤”預防病害的錯誤觀念;四是準確貫徹國家評級標準,從分級、預檢、收購環節正確的評級觀念,提高煙農對煙葉成熟度的認只。
(二)圍繞重點,“對癥下藥”。在生產中以田間“長熟”這一目標展開技術指導管理。對煙株不能正常發育,難以正常落黃的田塊加大技術指導力度,組織技術力量對其論證,究其根源,及時應對;對極端自然條件帶來的不利因素,進行人工干預,以確保煙株正常發育生長,實現正常“長熟”目的。
(三)探索引導煙農“互助”。把煙農和閑散的勞力組織起來,形成“互助組”,發揮技術、勞力、煙機設備優勢互補。一是技術互助,在煙葉采收、烘烤等重點環節,將農戶間不同的技術優勢發揮出來,解決技術上的不足,從而實現技術的最優化;二是勞力互助,首先解決了幫工穩定問題;其次是幫工穩定,利于采收、烘烤技術的培訓推廣。三是設備互助,有效利用各家的農用機械等設備,在生產中搭配互助,降低勞動強度,讓煙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煙葉質量上,解決因勞工因素帶來采青、烤青問題。
(四)圍繞基建,建立基本煙田輪作制度。圍繞煙水、煙路、煙房規劃基本煙田,著重解決由于烤能不足、糧煙爭地矛盾引起搶收、搶烤導致“烤青”問題;建立輪作制度,把“用地”和“養地”結合起來,改善煙草種植的土壤環境,以達到有效提高煙葉質量的目的。
(五)改進烘烤工藝。在煙葉正常成熟采收的條件下,通過對烘烤溫度、濕度、煙葉變化程度進行調控,達到烤黃、烤香、烤干的統一。首先,重視濕球溫度,定色階段濕球溫度掌握在39—40℃,超過41℃煙葉會出現烤壞(棕色化),過低(37℃以下)會影響質量形成,煙葉顏色變淡甚至烤青。干筋期濕球溫度稍高一點能增進顏色和色度,但超過43℃煙葉會出現烤紅,過低時煙葉顏色和色度差,質量降低。其次,烘烤過程中要適當拉長變黃后期和定色初期的時間,促進形成煙葉質量的物質轉化和積累,改善烤后煙葉的成熟度,53℃適時延長時間,增加煙葉香氣量和香氣質,達到“烤熟、烤香”的目的。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