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為了促進煙葉質量的不斷提高,促進農民效益的不斷增長,使湖南寧鄉煙區2014年煙葉質量最上一個新臺階,寧鄉縣煙辦、煙草公司技術組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和醞釀,制定下發2014年煙葉生產技術方案,要求各鄉鎮煙辦、煙草站、村級所有從煙人員嚴格按技術要求執行,確保寧鄉曬黃煙的提質增效。
第一部分 總體要求
主要技術指標及完成時間
1.深耕冬翻凍坯,曬垡100%在12月底前完成,并以15天為一周期進行土壤干濕交替。
2.化學除草、大田消毒100%結合深耕冬翻一并完成。
3.深開中圍溝100%在元月底前按農事操作要求完成。
4.集約化育苗為100%。
5.農家肥腐熟100%每畝豬糞渣限量250~300公斤,密封,發酵5~7周。
6.移栽營養土到位100%每畝大田備優質火土灰、無菌干素土各500~700公斤(11月底前準備好)。
7.稻田單行高壟100%移栽前15天完成。
8.適時移栽100%常規大棚育苗在4月5日前完成,漂浮、淺水育苗在3月31日前完成。
9.打頂抹蓀、化學抑芽100%。
10.保證煙折曬坪到位100%(每畝煙折350副以上、曬坪180平方米)。
11.科學采收調制100%。
12.農業綜合防治100%隔絕病源,杜絕病原物入田,煙區不種植與煙葉同病原植物。
第二部分 耕作栽培
一、品種:
選用品種為寧鄉優質地方品種寸三皮,全縣進行統一規劃安排。
二、深耕冬翻凍坯、農業綜防、稻草還田、營養土、農家肥準備
1.對連續種煙2年或以上的大田,將殘留在土壤中的莖、根和家中未交售(不收購)的劣質煙葉進行全面清除,集中焚毀;對田埂及四周雜草進行清除或焚燒,對四周果樹上越冬的蚜蟲(一般躲在樹的東南面)進行防治,防止山坡流水進入煙田。靠近房屋的田地應注意,不將帶有煙草病原物的殘損煙葉、煙蒂、煙根、莖及茄子、辣椒、馬鈴薯等有關系的土壤、流水、秸稈和其燒過的灰土進入煙田。無發病史及新種煙田,在冬翻后,以10天為一周期進行干濕交替;輕度發病田,晚稻收割后,按每畝50公斤~75公斤的標準,將生石灰均撒溶于田中,然后深翻,使土壤pH值調至6.0左右。以此提高土壤磷、鉀的有效性,促進煙株對磷、鉀等元素的吸收利用,同時可以提高土壤Ca2+含量。
2.冬翻及深度。深翻達20cm以上,先放水浸濕,待不現明水,然后立即翻耕(嚴禁用起壟機代替翻耕),田中不留積水。
3.稻草還田:翻耕前每畝用干稻草200公斤鍘成一公寸左右,勻撒于田中,翻耕后將稻草覆壓在土下。
4.火土灰燒制:為增加煙草所需礦質營養元素、改善土壤結構、減少無機化肥用量及污染,在烤煙生產中充分施用火土灰。火土灰燒制方法為:將收集的作物秸稈、雜草和植被等與松散土壤分層撒放成一堆,然后點燃使其自然陰燃,做到燃后無雜草種子、無長秸稈。火土灰用量為每畝1000公斤。嚴禁使用茄科(煙草、馬鈴薯、茄子等)、十字花科(油菜)、葫蘆科(瓜類)等作物秸稈和病株殘體燒制火土灰。
5.營養土準備:每個常規大棚準備經過篩、澆濕、堆制的火土灰1000公斤,大田未栽過煙的衛生干本土2000公斤;栽煙大田:每畝火土灰、無菌干素土各500~700公斤以上。常規假植育苗戶另準備大田衛生干本土500公斤,作為配制假植育苗營養土用。
6.農家肥及餅肥的堆制:農家肥及餅肥使用前必須充分腐熟。具體方法為:將豬牛糞、餅肥、磷肥等堆放在一起,用水澆濕,上蓋塑料薄膜或稻草堆制使其充分發酵、腐熟。
三、育苗
1.淺水育苗
1.1淺水育苗場地選擇
育苗場地應具備以下條件:一是地勢開闊平坦,東、西、南三面無高大樹木、建筑物和山崗遮陽;二是背風向陽,避開風口、風道,免受風災。北面有天然屏障擋風,南面離大棚5米以上距離也有自然屏障;三是要有電源、潔凈水源,無有害氣體污染源及大量飛揚的塵土;四是交通便利,便于管理和運苗移栽;五是避免緊臨蔬菜地、烤房及村莊;六是禁止在種植過煙草、馬鈴薯、番茄等茄科及十字花科作物的地方搭建育苗場地,以防傳染病害。
1.2育苗大中棚的方位
育苗大中棚東西向延長,坐北向南。兩個棚之間應保持2米~3米間距,保證每天9點至17點前排大棚不對后排大棚遮光。
1.3播種的準備
1.3.1育苗環境的處理:育苗大棚及四周必須把雜草清理干凈,同時,用90ml的金都爾兌50kg水噴灑棚內及棚周圍3~4m范圍,進行除草;大棚內可用噴灑殺蟲劑或茶枯餅水,防治地下害蟲;采用金雷多米爾對大棚及四周進行消毒。
1.3.2鋪池膜、灌水及池水消毒:在播種前2-5天,鋪好池膜,同時,在用水前1天按每m340~60g的量在進水中投入漂白粉,在池中注入清潔井水或自來水,水深1-1.5cm,同時,每池灑入10-12克漂白粉,并充分攪拌均勻。要求確保水的PH要求在5.8~6.5,否則用稀硫酸或生石灰調節;播種前盡可能提高水溫(讓太陽曬幾天)。
1.3.3舊盤清洗及消毒:舊盤使用前,徹底清洗干凈,不留死角,最好用高壓水槍沖洗。同時,清洗過的舊盤要用配制1‰高錳酸鉀溶液浸透進行消毒(或漂白粉),并將浸好的苗盤堆碼晾干備用。
1.4播種
1.4.1基質水分調節及混拌
選擇平整、衛生的場地作為裝盤場地,并在其上墊蓋塑料薄膜。基質倒出后用鏟子攪拌,在攪拌過程中灑適量潔凈水,確保含水量60%左右,當基質在手中能捏成團,觸手能散即可,將基質攪拌均勻,準備裝盤。
將攪拌好的基質裝入育苗盤中,確保每孔均裝滿,然后后將育苗盤平行抬離地面約20厘米水平落下,重復2-3次,用刮板刮去多余的基質,至各孔之間的間隔完全顯露。要求當天裝盤的育苗盤應當天播種,當天盡快放入育苗池,以防基質干燥漏失,影響出苗。
1.4.2壓播種穴
先用壓孔板壓出播種約0.5cm的小坑,然后用播種器將種子播在壓孔板壓出的小坑內,每個播種穴播1~2粒種子。播種后在盤面撒蓋少量基質,然后輕輕用刮板刮平盤面,使種子半顯半露。
1.4.3苗盤入池
播完種的苗盤要及時入池,防止基質干燥,苗盤要輕拿輕放,入池時要水平放入,苗盤要擺放整齊。
1.4.4支蓋防濺農膜
各種大棚準備適當小竹條拱于小棚內,然后蓋上農膜,農膜的作用主要在于防止懸滴水濺飛種子,膜要求離盤面10cm左右距離,要保證氣流交換順暢,以確保種子萌發所需的氧氣和控制大棚濕度。
1.5溫度管理
1.5.1設置溫度計及溫度記錄
每個育苗中棚群設立一個指揮棚,指揮棚要求有代表性;每個育苗工場設立9個點,棚外設立1個點。每個點分別記錄水溫、基質表面溫度,基質表面5cm溫度、基質表面50cm的溫度,每天記錄8:00,10:00,12:00,14:00,16:00的溫度。
1.5.2溫度管理
溫度調控的技術指導方針是“防止高溫燒苗的前提下,盡量提高棚內積溫”。日出后就要力爭迅速升溫到28℃,避免高于35℃。
1.6濕度管理
濕度管理總體原則為前保后控,即出苗前保濕,出苗后控濕,棚內相對濕度具體指標為:播種后到齊苗期保持85%左右,小十字期保持75%左右,大十字期以后保持55%-65%。實際操作中大棚內出現霧氣即要求通風;若苗盤上出現基質干燥發白,應及時補水。
1.7水肥管理
1.7.1水分管理(漂浮育苗略)
堅持先深后淺的原則,播種前,小池第一次注水深1-1.5厘米,出苗前,水深1厘米左右,出苗后水分保持在0.5-1cm左右,煙苗滿盤后保持基質濕潤即可。
1.7.2營養液配制與管理
第一次施肥在播種前,用肥量以氮素濃度為150ppm計算;第二次施肥為間苗補苗后,氮素濃度為100ppm。5葉期二次剪葉后根據生長勢、苗情和移栽期決定是否需要適當補施,補施氮素濃度一般不超過80ppm。
施肥時,先計算出施肥量,然后將應加入的肥料均勻溶解于一大桶水中,然后沿苗池走向,分多點將溶液均勻倒入育苗池水中,充分攪動,使營養液充分均勻的溶解到水中,每次補水時,應同時補充營養液,達到相應時期所規定濃度;整個育苗過程中,杜絕出現缺肥和肥害現象的發生。
每個營養池中的肥料使用量的計算公式如下:
水容量(升)=育苗池長(米)×寬(米)×水深(米))×1000升/立方米
需加肥料量(克)=施肥濃度(ppm)×水容量(升)÷營養液肥純氮含量(%)÷1000
例如:某地使用的營養液肥氮-磷-鉀比例為20-10-20,育苗池規格為長5米,寬2米,注入10厘米深的水,配制氮素濃度為150ppm的營養液。計算如下:
水容量(升)=5米×2米×0.1米×1000升/立方米=1000升
需加肥料量(克)=150ppm×1000升÷20%÷1000=750克。
1.8間苗、補苗、定苗
在75%煙苗達到小十字期時,間去過大、過小苗及弱苗,并銷毀,同時在空穴補苗,在大十字期時進行定苗,使整盤煙苗長勢長相整齊一致。補苗時用小竹簽或其他工具將煙苗小心帶基質取出,然后移植到要補苗的穴內。
1.9剪葉
1.9.1剪葉方法
堅持“前促、中穩、后控”的原則,大部分煙苗最大葉開始豎立,互相接搭、遮蔭,開始剪葉,每次修剪的位置為生長點上3厘米~4厘米,共剪葉2-3次,移栽前2-3天必須剪葉一次,第1次剪葉不超過最大葉片的1/3,其余每次剪葉為最大葉和對其它葉片遮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