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煙田追肥的作用及要求。煙田追肥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補充煙葉生長前期基肥的供應不足和滿足煙葉生產中后期對營養的需求。通過追肥平衡煙株營養,提高肥料利用率,這是促進煙株早生快發、均衡健壯生長、減少病害與提高煙葉產量質量的一項關鍵技術之一,為優化煙葉結構和提質增效打基礎、強個體、優群體。煙田追肥技術性強、操作細致、時間緊迫、要求高,必須高度重視,堅持精益生產作指導,科學設計,精準作業,提高追肥質量水平。
煙農土法上馬,自制追肥器,點株液肥灌注
煙株吸收肥料的規律和需肥特性。烤煙移栽以后,隨著煙株的生長發育,養分的吸收量也隨之增加。一般情況下,30天內吸收量較少,以后急劇增加,在栽后40天至50天左右達到最大吸收速度,然后快速下降。其中氮素吸收高峰出現較早,即移栽后的50—60天;鉀素的吸收高峰出現在移栽后的65—70天;而對磷肥的吸收在整個生長期都較相當穩定。鉀肥在總吸收量是各種營養元素之中最高的。根據煙株吸收肥料規律和需肥特性,煙田追肥應以硝態氮源速效氮鉀肥為主,肥料的施用必須保證煙株最大需肥時期對肥料的需求相吻合,在植株葉面積達到最大時,土壤中的有效氮應基本消耗盡,而只有磷鉀肥供應。考慮到肥料施入后還要一段時間的轉化過程,才能提供煙株吸收。因此,土壤追肥期限一般不能遲于移栽后30天,即在旺長期前將肥料全部施入。否則,一方面會影響煙株最大需肥期對氮肥的吸收,另一方面會導致煙株“后發”,影響烘烤質量和煙葉品質。
煙田土壤追肥方法。土壤追肥也稱根部追肥,主要是在煙葉生長發育前期以肥料兌水做成溶液注灌煙根的形式施入。煙田移栽返青后(一般7天左右),即著手進行追肥。選擇速效性肥料和能較快轉化為煙株能吸收形態的肥料作追肥,尤以硝酸鉀、硫酸鉀為佳。追肥次數以2~3次為宜。通常移栽后7—10天,追第一次提苗肥,畝施硝酸鉀8—10斤,保苗促勻促早發;隔10—15天,進行第二次追肥,每畝追硝酸鉀12—15斤,引根促旺。這兩次追肥要在移栽后30天內完成。追肥施用方法上,以點株灌注為佳。即在離根部10—15厘米處,打洞深10—15厘米,將溶于水中的肥料定量注入或用簡單的背式注射器具注入,然后用細土封洞口,并與小培土結合,這樣肥效發揮更好。第三次追肥與結合揭膜培土進行,即將剩余硫酸鉀離根部10厘米左右環施后,除草中耕培土。土壤追肥,一要看土壤肥力狀況,二要看煙田基肥施用量,三要看煙苗長勢,特別要注意由于長期干旱所造成的實為缺墑缺水出現的假脫肥現象,謹防施肥不當。雨水多地區和南方煙區,對于保水保肥能力較差、持續供肥力弱、后勁小、肥料容易流失的田塊,適當減少基肥比重,增加追肥量和次數,適當延長追肥期,但也要在移栽后40天內追完。
根外追肥的方法。根外追肥又稱葉面施肥,是指將肥料配成一定濃度的溶液,用噴霧器具噴灑在煙株葉面,由葉面吸收,這是一種經濟、速效的施肥方法。適宜在土壤養分有效性低、表土有效水缺乏或出現營養缺素癥情況下使用,它是一種有效施肥的輔助措施。在煙株生長中后期早衰脫肥時,特別是在后期根系吸收功能衰退,此時期又不適宜土壤追肥,可使用葉面追肥的辦法適當補充營養。葉面追肥一次補充的肥料雖然有限,但肥料利用效率較高,對養分的吸收轉化比根部要快,能及時補充煙株需要,讓煙株生長發育更好。出現缺鉀的煙田可噴施1—2%硫酸鉀或磷酸二氫鉀,缺鎂的煙田可噴施0.5%硫酸鎂,缺硼的煙田可噴施0.2%硼砂或高效硼肥。通常要連續噴施2—3次。葉面噴肥所噴肥料呈溶液狀態,停留在葉面的時間越長,吸收量越大,同時由于液體蒸發受風速、氣溫、光照和空氣濕度等因素影響較大,所以要選擇無風、無雨天的早上9時前和下午4時后進行,否則影響效果。葉片下表皮的氣孔多,角質層較薄,所以葉背面吸收養分的能力比葉正面高,因此葉片正背面都要噴,更不能忽略背面噴。另外嫩葉比老葉吸收快而量大,所以葉面噴肥時噴在上部嫩葉效果更好。為提高肥液的附著力,噴施時可以加入0.1%濕潤劑。如施肥后24小時內降雨,則需要重新施肥。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