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老煙斗:煙卷,你去過涼山嗎?
小煙卷兒:一直想去但沒去成,我們國家著名的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就是在涼山。
老煙斗:近日,一篇被網友稱為“世界上最悲傷的作文”在網絡熱傳。一位名叫木苦依五木的四川涼山彝族女孩用不到300字的篇幅寫下了父母相繼死去,自己想念母親的故事。雖然作文并非全由小學生自己獨立完成,但小作者木苦依五木經歷的苦難卻是事實。這名來自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普雄鎮且托村的12歲女孩在2011年、2013年先后經歷了父母的相繼離世,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在父母雙亡后,當地民政部門于2014年10月向五兄妹提供每人每月678元的孤兒生活補助專項資金,加上爺爺奶奶的養老金補助,全家每月享受各項政策補助3540元。但畢竟孩子們是沒有父母的孤兒,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位于四川南部的大小涼山地區,是中國最貧窮的地方之一。在這里,像木苦依五木這樣窮苦的家庭,不在少數。
小煙卷兒:據《新京報》報道,涼山州位于川滇交界處,總人口470萬,彝族占半數以上,境內6萬余平方公里幾乎都是山地,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交通閉塞、生態環境惡劣,州轄17個縣市中有11個為國家級貧困縣。涼山州地處川滇黔交界處,交通不便,地勢險惡,高山、深谷阻礙了涼山與外界的交往,大涼山得以保存原始的文化和原生態的景觀,成為了一個“獨立王國”。當云南、貴州的彝族步入封建社會時,涼山州還是奴隸社會,保留著森嚴的等級制度和傳統的生活方式。上世紀90年代,從州府西昌到省會成都,要坐十多個小時的綠皮火車,2012年,西昌到成都的高速公路才開通。交通的改善,也僅僅限于以州府西昌為中心的交通網絡,縣城與縣城之間,縣城與下轄各鄉鎮之間的交通狀況,仍然不容樂觀。那些居住于大山深處的人們,求醫、上學、社會交往和物質交換,都只能依靠步行和泥濘崎嶇的山路。要命的是,涼山州位于三大地震活動帶上,地震、滑坡、泥石流,會讓本就脆弱的交通和經濟雪上加霜。
老煙斗:據《環球時報》報道,官方數據顯示國家在2010年~2013年間,僅在涼山10個扶貧項目中就投入了83.65億人民幣。而來自涼山州教育局的數據顯示,涼山州教育投入連年遞增,一路攀升。2011年至2013年,分別達到49.5213億元、66.0375億元、70.8406億元。涼山州政府2012年的報告顯示,當地在2007~2012年這5年來累積投入276.5億元改善民生。
小煙卷兒:20多年的扶貧開發,沒有改變大涼山普遍貧困的現狀。這與大涼山貧窮的多樣化不無關系。自然條件惡劣,地遠路偏;交通閉塞導致物資交流和商品輸出的困難,嚴重制約著當地經濟的發展。
老煙斗:涼山州要想脫貧致富,還是要靠產業扶貧。
小煙卷兒:可能很少人知道,涼山是全國重要的戰略性優質煙葉基地、全國知名高端卷煙品牌核心原料基地,是全國市州級規模第二大的煙區。“大涼山清甜香”特色優質煙葉具有品質優良、特色鮮明、風格突出的多項特征,煙葉外觀金黃、桔黃,光澤鮮明、組織疏松、油份適中,是烤煙型卷煙制品主配方的原料。中國經濟網從涼山州農工委獲悉,2014年全州共有14個縣市種植烤煙,種煙鄉鎮269個,村1268個,組5440個,種煙農戶10萬余戶,全州烤煙面積100萬畝,預計收購烤煙263萬擔。2013年,涼山州種植烤煙105萬畝,生產收購優質煙葉263.58萬擔,煙農現金收入 36.37億元(不含相關補貼),銷售卷煙15萬箱;查獲各類涉煙違法案件3693起,涉案金額2500余萬元。實現“兩煙”銷售收入90.94億元,實現稅利32.61億元,稅利占全省系統的19.2%,蟬聯“全州企業50強、服務行業企業50強”榜首。大涼山“清甜香型”烤煙獨具風格特色,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地理保護標志”,連續兩屆被評為“四川省名牌產品”,填補了全省煙草商業系統無省優的空白。“大涼山清甜香”風格特色煙葉,得到上海、川渝、湖北、湖南、廣東、浙江等國家重點中煙工業公司的充分肯定,已進入全國卷煙生產原料的主流市場、主要品牌和主料配方,成為中華、芙蓉王、黃鶴樓、白沙、廣雙喜、嬌子等大品牌的重要優質主料和高端卷煙的主配方。卷煙工業企業對涼山優質煙葉的需求呈逐年增加趨勢。
老煙斗:也就是說,煙草產業是大涼山地區的第一經濟支柱產業。
小煙卷兒:是的,有一年涼山州長羅涼清在接受行業媒體采訪時說道,涼山是農業資源大州,土地廣袤、光熱豐富、雨量充沛,發展現代農業,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特別是煙草產業發展的優勢尤為突出。近年來,我們在國家煙草專賣局、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真抓實干,推動煙草產業在優勢特色產業中率先發展,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率先突破,在引領農業科技和新農村建設中率先試點。通過努力,煙草產業已經成為涼山“農民增收離不得、財政增稅少不得、企業增效缺不得”的重要支柱產業。
老煙斗:行業媒體報道,在7月20日至23日的“現代煙區行”主題采訪中,8家來自中央、地方和煙草行業的媒體聚焦四川煙區,深入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會東、會理三大特色煙區,感受以涼山煙葉為代表的現代農業“樣板間”。在冕寧縣哈哈河壩萬畝煙葉連片種植區,記者們了解了煙葉基地單元、煙農專業合作社等的建設情況,參觀了煙草行業投資200多萬元建成的太陽能提灌站,驚嘆于基本煙田的配套。在會東、會理山地原生態特色煙區,記者們參觀大田煙葉、查看水源工程,與煙技員、煙農代表深入交流,采集一線鮮活素材。看到煙區農民靠種煙脫貧致富,他們脫口而出——“沒想到煙草做了這么多好事”。“煙農因此受益,民生得以發展,煙草對國家的貢獻增多,人民對黨的感情加深。”新華社記者徐博說,在服務“三農”方面,如此承擔社會責任的行業,讓人敬佩。服務全方位、技術廣覆蓋、受災有保險、收入有保障——行走在四川煙區,媒體記者深刻感受到了煙草行業的價值追求,看到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他們表示,將以產業扶貧為切入點,以現代農業為主線,深入報道四川煙區的發展成就。
小煙卷兒:像涼山這樣的少數民族地區,煙草為當地產業第一支柱的,典型的地方有三個。四川涼山、湖北恩施,湖南湘西。煙葉生產對老少邊窮地區脫貧致富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尤其是在我國武陵山區、大涼山區、秦巴山區等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這些區域坡陡地散,不適合種植糧食作物,加上交通閉塞,農業基礎設施匱乏,工程性缺水問題突出,農民生活水平一直十分低下。通過發展煙葉生產,持續實施“煙草惠民工程”,大力發展現代煙草農業,安排專項資金改善當地的生產生活條件,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轉型,貧困地區的落后面貌得到顯著改善,山區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老煙斗:以湖北恩施為例,恩施州地處湖北省西南部,是共和國最年輕的自治州,也是中國少有的資源富集區、生態旅游區,但同時又是“農業大州、工業弱州、經濟窮州”。全州宜煙耕地已達300萬畝以上,基本煙田保護面積150萬畝。全州常年煙葉種植面積穩定在60余萬畝、收購量150余萬擔。已建成湖北全省最大的煙葉產業基地,煙葉產量占全省煙葉總量的70%,白肋煙產量占全國總量的70%以上、出口備貨量占全國的80%以上,在全國31個重點煙葉產區中名列第6位。“清江源”特色優質煙葉已經成為國內眾多重點卷煙工業企業知名骨干品牌的主配方。恩施煙草在全省煙草行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全國煙葉生產經營上也有一席之地。“十一五“以來,全州煙農實現現金收入由2006年4.99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15.91億元;全州煙草系統實現銷售收入由21.74億元增加到41.37億元,增加19.63億元,增幅90.298%;實現利稅總額由1.47億元增加到14.42億元,增加12.95億元,增幅809.52%,其中實現稅收由2.04億元增加到10.45億元,增加8.41億元,同時,全州煙草企業已連續幾年實現“零貸款運行”,步入了持續健康發展的軌道。
小煙卷兒:用湖北恩施州委書記王海濤的話講,恩施州煙草產業歷經多年發展,已成為全州鏈條最完整、結構最系統、成效最顯著的產業龍頭,是全州農民增收、財政增稅、企業增效的重要支柱產業。實踐證明,抓煙草產業就是抓財源建設,就是抓民生改善,就是在抓綜合扶貧。州委、州政府決定把現代煙草產業鏈作為全州第一大產業鏈來重點培植,進一步加快煙草產業發展步伐,實現煙草產業提檔升級。
老煙斗:產業扶貧,煙草已經是主力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