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卷,五一去了哪里旅游?
本來是想出去旅游的,可是節前老師就發了信息,告知為了做好節后開學準備,嚴防疫情進入校園,家長和學生在“五一”假期內不得離開本地,盡量少出門。所以五一假期,就帶著小孩在本地轉了轉。
現在疫情防控形勢是日益漸好,目前全國所有省份應急響應級別均調至二級或以下,全國兩會召開時間已定,高速通行也已經開始收費,生活秩序逐漸恢復正常,不過疫情防控仍然不能掉以輕心。這次五一小長假,就是常態化疫情防控的一次大考。
常態化疫情防控,就是要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優化完善疫情防控舉措,千方百計創造有利于復工復產的條件,不失時機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恢復產業鏈運行。
這也是咱們煙草行業面對疫情挑戰反復強調要緊緊抓住卷煙銷售這個“牛鼻子”的原因。煙草行業擁有完整的產業鏈,橫跨農工商、涵蓋內外貿,全產業鏈運營,這是煙草行業獨特優勢。然而,在特殊時期,在一條龍的產業模式上,每個環節平均用力、面面俱到是不行的,這樣只會事倍功半,甚至事與愿違。從煙草產業鏈條看,卷煙銷售是實現價值的最后環節,是拉動卷煙生產、進而拉動煙葉生產和配套產業的根本力量。如果卷煙銷售上不去,卷煙生產、煙葉生產以及配套產業也會難以發展;只有卷煙銷售動起來,行業整個產業鏈條才能暢通起來。可以說,卷煙銷售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性作用。從疫情發生的時間節點看,2月份,春節剛過、年味猶存,卷煙社會庫存下降,社會需求存在,市場相對“饑餓”,而卷煙是當下消費品,時間一過難再補。所以,2月份的生產經營狀況,直接關系職工信心的提振,直接關系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2月,全行業在湖北工商企業和新疆大部分地區尚未復工的嚴峻形勢下,用短短13天時間填補了缺口,順利完成了既定銷量任務,伴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逐步好轉,今年一季度行業順利完成目標任務,且始終維持著良好的市場狀態,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國家統計局4月27日公布,2020年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814.5億元,同比下降36.7%;1—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26.7億元,同比下降45.5%;1—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86萬億元,同比下降15.1%;1—3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39個行業減少。其中煙草制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8.5%,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1.2%
一季度各行各業受疫情影響很大。中央企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萬億元,同比下降11.8%,超過8成企業營業收入下滑;實現凈利潤1304億元,同比下降58.8%,57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26家企業經營凈虧損,雖然3月份月度凈利潤比2月份明顯回升,但與上年同期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就拿電力行業來說,由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主管的中國債券信息網4月30日披露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2020年一季度財務報表。受疫情下電力“量價齊跌”影響,兩大電網公司的一季度業績出現不同程度的大幅下滑。數據顯示,經營區域覆蓋26個省份的國家電網公司受疫情沖擊更大,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滑8.85%,凈利潤同比下降106%,出現9.255億元的凈虧損(其中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9.44億元,少數股東損益1840.91萬元)。業務覆蓋南方五省份的南方電網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降低約10%,凈利潤同比下滑81.3%至約8.27億元(其中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4.52億元)。
兩大電網一季度業績下滑與疫情下的階段性讓利“割肉”直接相關:“今年2月下旬,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階段性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通知明確,自2020年2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階段性降低除高耗能行業用戶外的,現執行一般工商業及其它電價、大工業電價的電力用戶用電成本。電網企業在計收上述電力用戶(含已參與市場交易用戶)電費時,統一按原到戶電價水平的95%結算。通知還決定,進一步明確支持性兩部制電價政策執行時間。將2月7日出臺的支持性兩部制電價政策,執行至6月30日。此后,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相繼宣布相關舉措,總計將為大工業和一般工商業企業減免約595億元電費,其中,國家電網表示在其經營區內將減免電費約489億元。兩大電網均明確表示減免電費是“自掏腰包”,比如國家電網稱,“階段性降低用電成本政策涉及的所有減免電費,不向發電企業等上游企業傳導,不向代收的政府性基金分攤。”除了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電費打折,一季度電網的售電量也在減少。受疫情沖擊,今年一季度國內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6.5%,創近10年來用電量季度增速新低。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初步測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1700億千瓦時左右。
防疫期間的央企表現告訴國人,中央企業不愧是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今年4月20日,2020年一季度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上,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介紹,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中央企業一些政策性的減利,所以出現了效益的大幅度下跌。中央企業堅決執行國家降電價、降氣價、降路費、降房租、降資費等有關政策,降低社會用戶各類成本超過450億。比如說石油石化企業下調非居民用氣價格,平均降價每方0.3元,讓利75個億。電信企業累計為約16億人次提供緩停機服務,為290萬醫護和防疫工作人員提供免停機服務,對中小微企業、互聯網專線、企業寬帶在疫情期間執行減免政策,讓利150個億等。同時抗疫防疫的成本也影響了企業效益的增長。疫情期間,中央企業煤、電、油、運、糧以及通信等企業全力以赴做到基礎保障不間斷,承擔醫療防護物資生產任務的企業轉產擴產,航空物流等企業不計成本保運輸,建筑企業不惜代價搶建專門醫院和方艙醫院,很多中央企業也都派醫療隊馳援湖北。受疫情影響,人工、材料、物流等成本大幅度增加。一季度,中央企業百元收入支付的成本費用同比上升2.4元。隨著國內經濟運行逐步趨于正常,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中央企業經濟運行已經出現了積極向好的跡象。特別是4月份以來,成品油日均銷量、鋼材日均銷量均已經接近去年的正常水平,售電量比去年同期已經略有增長。
國家需要什么,我們就生產什么。這是疫情期間,中央企業發出的最強音。
現在咱們行業各地都在開展政績觀專題教育。我們的政績為誰而樹?毫無疑問是為國家、為人民。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復興,最終落腳點都是為了人民。具體到國有企業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落腳點就是為了黨和國家的根本利益,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為了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如果偏離了這個方向,政績觀就會出現偏差,我們的事業就會走向歧途,個人也會誤入歧途。“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是《煙草專賣法》的立法宗旨,是煙草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立業根基,也是衡量政績觀正確與否的重要標尺。行業黨員領導干部要深入領會“兩個至上”行業共同價值觀的豐富內涵,自覺對標對表,始終保持政績觀的正確價值取向。“兩個至上”體現著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