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趙麗娟、楊岑是云南中煙大理卷煙廠經濟運行科的標準化管理員,雖然他們只是個倆人組的小團隊,卻擔負著工廠的標準化、三標體系、精益六西格瑪、QC小組活動等重要工作。這些工作,需要他們經常撰寫工作報告、修改文字資料、下發(fā)文件通知、還要上報各類材料。話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可工作量大,非常的辛苦。為了出色地完成任務,保證事事不落下、不出錯,多年以來,他倆活學活用所掌握的專業(yè)知識,把PDCA循環(huán)法運用到崗位工作中,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極大地提升了工作質量和效率。
趙麗娟、楊岑采用的PDCA循環(huán)工作法,來源于美國質量專家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循環(huán),又稱戴明環(huán),即Plan(計劃)、Do(執(zhí)行)、Check(檢查)、Action(總結),是人們從事質量改進活動遵循的基本步驟和方法。這里我們就一一說說,他倆是如何巧妙地運用PDCA循環(huán)法的邏輯思維,來開展標準化管理工作的:
P(計劃)——工作安排早打算
他們凡事依計劃而行之,工作盡早的安排布置,做到有備而戰(zhàn)。對每一項業(yè)務都能提前做好工作計劃,例如標準制修訂計劃、體系目標計劃、審核計劃、QC活動及六西格瑪項目計劃等等。在下發(fā)的計劃中明確責任部門、責任人和完成期限,最終確保計劃能落到實處。由于倆人負責的業(yè)務時有交叉,該什么時間做計劃、下計劃,都會相互提醒,絕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為保證計劃的有效性,他們總會“多個心眼”,將計劃發(fā)到相關的每個人,確保溝通到位,若不是協同辦公上的用戶,就單獨發(fā)短信、打電話或發(fā)郵件告知。
D(執(zhí)行)——計劃落實重執(zhí)行
他們明白再好的計劃關鍵在于執(zhí)行,計劃一旦下達,就要按時間進度提前督促,做好溝通協調,主動提供“上門服務”。對于復雜業(yè)務,倆人都有做工作日記的習慣,上班前都會習慣性的想一下,今天有什么工作要聯絡。楊岑經常說“不能發(fā)了通知,到點才催,那就來不及了,會影響全局呢。”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看看倆人桌上的臺歷,都畫上了圈圈點點。哪個部門編寫標準遇到技術難題,趙麗娟的美麗身影就會出現在哪個部門,她總是耐心的講解,手把手的輔導,直到問題解決才罷休。
C(檢查)——執(zhí)行效果看檢查
他們清楚,要掌握執(zhí)行的效果就必須認真檢查,不充當“二傳手”的角色。六西格瑪、QC項目的現場檢查,就得經常到現場做業(yè)務輔導和檢查,進行面對面的溝通。部門報來的材料,在提交給領導和上級部門前,都要認真審核,嚴把質量關。一項標準文稿提交上來,作為規(guī)范性審核者,趙麗娟都會耐著性子逐字逐句的審核,生怕不規(guī)范、不標準。她更不會因為審批流程的下個環(huán)節(jié)還有檢查者,就敷衍了事。年輕的她總調侃自己說“看標準,我都快看成老花眼了”。QC材料報上來,楊岑,一個80后的帥小伙,總能做到審了又審,看了又看,反復診斷。他們常常笑稱自己,快變成廠里的“文字大王”啦。
A(總結)——工作成果要總結
他們做完每一項工作,都有勤于總結和思考的習慣。比如三標體系內審一結束,很快就去撰寫審核報告,分析原因,實施改進,這不僅僅是審核工作本身的要求,對他們而言,已是工作慣例了。在總結過程中,要想想哪些工作還未做到位,那怕是一張小小的記錄表,都要看看是否設計合理,以便下次改進。企業(yè)標準發(fā)布了,也不是萬事大吉,要對執(zhí)行情況進行跟蹤,還要對標準的適用性作定期評審。他們對自己崗位的定位就是:“不能認為自己的工作只是收集資料或匯總,分析總結工作更重要。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業(yè)務本身,有分析有總結,才會有提升。”
多年來,趙麗娟和楊岑運用PDCA循環(huán)工作法,通過長期的磨練和堅持,已養(yǎng)成了開展崗位工作的良好習慣,拿他們的話說就是“已經標準化了”。辛勤的勞動,科學的方法,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績效。工廠的標準化工作、管理體系建設、精益六西格瑪和QC活動,在紅塔集團、云南中煙,甚至在行業(yè)和全國都取得了許多殊榮。他們的工作得到上級和工廠的認可,趙麗娟曾被評為紅塔集團優(yōu)秀標準化管理員、大理卷煙廠優(yōu)秀員工、紅塔集團先進工作者;楊岑也曾被評為紅塔集團優(yōu)秀標準化管理員、大理卷煙廠優(yōu)秀員工。良好的工作習慣決定了良好的崗位績效,領導和同事們都稱贊他們是工廠的“標桿”級員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