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12年初,北國還是寒冬時,知音暖風吹遍荊楚地。湖北省煙草商業系統“知音·三萬行”活動全面啟動,不管是平原山間,還是大街小巷,凡是有煙草零售戶的地方,都有煙草人奔走的身影。三年來,梁紅艷這位看起來柔弱纖細的女子,也積極忙碌在其中。她是湖北省枝江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七星臺市場部副主任兼客戶經理,她說最初與零售客戶打交道,只不過是因煙際會、因煙結緣,而后通過“知音·三萬行”活動,竟促使零售戶和她成為像伯牙、子期那樣心心相助的“知音”。
巧解“疙瘩” 架起溝通橋梁
如果說溝通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橋梁,那么它值得每一個客戶經理用心去鑄造;如果說溝通是營銷服務工作的開端,那么它值得每一個客戶經理認真去執行。主動溝通,是梁紅艷對“知音”理念的首要理解。
梁紅艷服務的枝江石套子一帶同松滋、江陵緊密相連,地處三縣交界處,人員混雜,俗稱“三不管”之地。零售客戶對國家專賣法律法規、煙草貨源政策模糊不清,除了訂煙、送貨和偶爾地接受檢查,鮮有主動和煙草人員聯系的,客我之間比較淡漠。位處石套子村的經營戶李俊,其妻鄭某及其弟媳黃某曾因暴力抗拒煙草執法分別被判刑,對此他對煙草專賣工作很不理解,對煙草公司的工作人員也十分抵觸,梁紅艷多次拜訪都碰一鼻子灰。
連續碰壁讓梁紅艷萌生出要當李俊“知音”聯系人的想法,她下定決心要解開李俊心中的“疙瘩”,使他從怨恨回歸理性。隨后,梁紅艷帶著“知音”服務卡去找李俊,向他介紹 “知音·三萬行”活動,希望建立掛點關系。還未聽完,李俊就將卡片隨手扔向一邊,顯得毫不“感冒”,梁紅艷并沒有氣餒。第二次拜訪,她為李俊帶去了一本《煙草專賣法》和一本“知音”服務小手冊,還特地叫上石套子村村支書,兩人面對面向他宣講煙草專賣政策法律。聽著兩人真誠的溝通,看完《煙草專賣法》相關法條,李俊內心有所松動。
之后,每個星期四李俊都能接到梁紅艷的電話,詢問他煙訂了沒有、家里庫存夠不夠賣。每周五,李俊總會迎來梁紅艷前來拜訪的身影,拉拉家常、聊下經營狀況,碰見店里忙的時候她便主動幫忙。周六,她又會隨著送貨車一同將煙給李俊送過去。慢慢的,李俊的態度開始轉變,他開始主動詢問貨源、學習法律法規、關心起周圍違規賣煙的情況了,對于卷煙經營也變得得心應手起來。他逢人就夸:梁經理真不錯!
這件事情激勵了梁紅艷改變片區現狀的信心。進村!下鄉!入戶!每一個零售戶都是責任!兩年多來,她的腳步沒有停下,石套子的零售客戶的態度逐漸有了改觀,企業與商戶間的隔閡也逐漸消散,作為增進感情的超強紐帶,她在兩者之間搭建了一道堅固無比的橋梁。
妙招出擊 化解市場難題
如果說“知音·三萬行”活動是一個出色的想法,只有加上個人出色的執行,這個想法才有了它的價值;如果說“知音·三萬行”活動是一個創新的平臺,只有加上開拓進取的表現,這個平臺才能夠涌現人才。銳意改變,是梁紅艷對“知音”理念的第二重理解。
僅僅做一個聯系戶的“知音”,梁紅艷并不滿足。她希望通過這個活動將“知音”服務理念輻射到轄區內的所有客戶。
在長期的品牌培育工作中,梁紅艷時常遇到這樣的問題:零售客戶對品種繁雜的部分卷煙品牌存在不同程度“水土不服”的排斥反應。
梁紅艷通過在銀行辦業務的偶然機會,獲知銀行對申請理財的目標客戶會進行風險評估,并對在銷的理財產品進行風險評級,供客戶自由選擇。這一做法她認為有借鑒之處,因此想到了一個妙招:她選擇靈活分類。對照綜合業務平臺顯示的零售戶經營業績,結合自己對每個客戶實際情況的解讀,她將轄區內108位客戶按照成長意愿和經營實力劃分為“保守型、成長型、進取型”。她認為“貼近市場的才是真實的”,要把電腦里“靜態”的數據變“動態”,再把市場上“動態”的情況“重組”,只有進行二次細分,做到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才能找到適合自己客戶的“鞋子”。
客戶經理因為職業習慣,常常站在企業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容易與市場脫節,客戶“消化不良”,市場就會出現病癥。梁紅艷想,如果她是商戶,最關心的問題無非是這品牌好不好賣?賺不賺錢?走不走量?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及以往經驗,從零售客戶的接納消化能力出發把卷煙品牌分為暢銷型、平衡型和緊俏型(暢銷代表走量,平衡代表利、量兼顧,緊俏代表高利潤),為不同類別的客戶與細分品牌做’連線題’,“我要做的就是找到連線的交集,再將滯銷品牌慢慢滲透”。通過構建“客戶-品牌”一對多和“品牌—客戶”多對多的銷售模型,找到了品牌培育中企業與商戶的利益契合點,作為中間人,為零售客戶選擇當前接受度較高的品牌重點培育,激發零售戶的銷售熱情,從而拓展他們的利潤增長點。
努力終究沒有白費,三年下來七星臺地區已經形成了一批頗具實力的零售客戶。位于農貿市場的毛學園感觸最深,三年前,他賣的最貴的煙不過是零售價40元每包的黃鶴樓,主要以銷售10元每包及以下的煙為主,品種也少的可憐。現如今他的品牌越來越豐富了,前來問津的人也多了,主銷規格都在18元每包左右,年利潤比三年前翻了近一番。漸漸地,整個七星臺地區的零售戶都被帶動起來了。零售戶們的腰包鼓了,勁頭也越來越足了。她用銳意改變的決心,帶領這108位“知音”走上了一條致富的康莊大道。
以心換心 收獲寶貴“知音”
如果一個人需要分擔憂慮,那么愿意傾聽心語者必定是他最佳知音;如果一個人需要幫助,那么力所能及地送去慰藉者必定是最好知音。真誠關懷,是梁紅艷對“知音”理念的最深一重理解。
李本新是梁紅艷認識多年的老熟人,他中年得子,所以愛子如命。他兒子十周歲那天正是“五一”休息期間,梁紅艷專程坐客車去他家里為他兒子送去了生日禮物,讓老李十分感動;胡再林兩口早年在外打工供兩個孩子念大學,后來工廠倒閉回家開起小賣部,由于不善經營,第一年年末周轉出現困難。想到他們兩口子起步較晚,負擔重,梁紅艷同丈夫商量后,從并不寬裕的自家積蓄里為老胡家墊付了三千元煙款,并幫助其搞好春節期間卷煙經營,渡過困難關口。諸如此類的事例太多太多。梁紅艷有一個隨身必帶的黑色小本,里面厚厚一摞地記錄的是每一個零售客戶的愛好、生日、家庭情況等等。每逢自己的生日,零售戶都會收到來自梁紅艷的真誠祝福。逢年過節開始上班第一天,梁紅艷總是會挨個上門或者打電話問候。許多零售戶既是她的服務對象,私底下也是很要好的朋友。
2014年年初,梁紅艷的兒子突發淋巴結核,媽媽因滑倒腰椎折損,之后她婆婆又因心臟病住院,梁紅艷既為兒子的手術奔走,又為病榻前的兩位老人洗漱送飯,家里家外的事壓得她喘不過氣。頂著這樣的壓力,梁紅艷日漸憔悴,可她仍然堅持挨家挨戶上零售客戶家拜訪。畢竟人不是鐵打的,在一個周六隨送貨車下鄉的途中,梁紅艷被急性蕁麻疹擊倒住院了。她家人說她常常因奇癢難賴整夜無法入睡,院方無法確定病源多次建議她轉到宜昌治療,可她卻擔心轉院后不方便跟進客戶訂貨而堅持留在枝江。一些七星臺的客戶聞訊之后紛紛到醫院看望,發現一大堆的資料和貨源信息單鋪滿了病床,滿身紅腫的她腳上掛著點滴,手上拿著電話解答那頭訂貨客戶的疑問。此情此景,讓曾做膽囊切除手術蒙梁紅艷照顧的客戶趙中鈴感動地紅了眼,“梁紅艷病成這樣還對我們如此盡心,她真是我們的貼心人啊!”
嘗試拼搏,吃苦實干,敬老愛幼,她用自己的方式在點滴的日子里詮釋著人之最質樸的素養與情感;靠著女性內心最柔軟、最有親和力的魅力,她贏得零售客戶的信賴,獲得零售客戶的贊許,收獲了許許多多寶貴的“知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