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坐落于長江邊的一座小城里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中有精干結實的壯大叔,也不乏瘦小干練的女漢子,酷暑融不化他們的熱情,風雪阻不斷他們的腳步,湖北枝江營銷部的配送隊伍以自己的方式展現著配送一線上的活力和魅力,不僅為保證卷煙傳遞到千百經營戶手中默默耕耘,也在茶余飯后練就了一身好本事,再平凡的工作也隱藏不了他們的光環,為身邊同事傳遞著滿滿的正能量。
徐金生:跑出正能量
“笑容掛嘴邊,有事找老徐。”提起徐金生,枝江百里洲片區的經營戶們不禁連連稱贊,“老好人”成了他的代名詞,最初分配片區時他主動請纓選擇了配送時間最長的百里洲片區,如今已46歲的老徐仍毫無怨言的堅守著崗位。
?
枝江送貨員徐金生
盡管已快步入半百,老徐的活力卻只增不減,每次舉辦職工運動會時只要有長跑項目老徐必定會報名參加,這也要從他十幾年前的經歷說起。14年前,徐金生結束了軍人生活從部隊轉業進入煙草工作,多年的軍旅生涯使他養成了勇于擔當、嚴于律己的風范,工作之后也一直以高于常人的要求引導自己,對待工作用心負責,多次獲得標兵和“五好職工”稱號。多年來他堅持長跑,他說:“長跑不僅可以修身養性,更代表著一份堅持,我雖然退役很久了,但不能忘本,長跑可以提醒我牢牢記住軍人的本色。”
也正是因為長期堅持鍛煉,老徐在工作中也顯得身手敏捷,碼起煙來連貫迅速,搬起煙來步伐矯健,經常是最早完成分揀出發的那一個。
張愛華:刻出正能量
負責馬家店片區配送的張愛華是個不折不扣的藝術愛好者,書法和篆刻可以算得上是他的精神食糧。聽張師傅介紹到他對書法篆刻的熱愛還要追溯到年輕時一次工作上的調動,那時他被安排到離城區較遠的批發部工作,工作日需要駐部,又缺乏娛樂活動,張師傅便開始自己琢磨書法來打發時間,久而久之就喜歡上了這個淡泊的愛好,為此,張師傅還特意找到本地小有名氣的書法篆刻家拜師學藝。
筆墨和篆刻刀是張愛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老朋友”
每每出門游玩時,張師傅也會多留個心眼,碰到中意的石頭便捎回來留作篆刻用的石料,不僅如此,張師傅也會在網上淘一些紋路獨特的石頭,他家中也因此收集有許多材質各異,紋路百態的石頭,頗具藝術大家氣息。
當與同事朋友談起書法篆刻時,張師傅總是滔滔不絕,很有自己的一套見解,也帶動了周圍朋友的積極性,引得不少朋友向他請教。近幾年,張師傅更是積極參加行業內的各種書法篆刻征稿活動,悉心對待每一樣作品,對字體排版追精求細,多次在行業內網站和雜志上發表作品,為宣傳工作獻力。
易曉菊:跳出正能量
白天用雙手送出件件卷煙,晚上用雙腳支起曼妙舞姿。在傍晚廣場上的鎂光燈下經常會看見易曉菊起舞的剪影,每次有新的舞步和舞曲,她便扎入在歌聲中反復練習,非得把舞步跳的爛熟于心不可。在她的感染下,不少同事也漸漸加入了她的隊伍,易曉菊教起同事舞步來,對動作的分解演示毫不馬虎,就像白天工作時的態度一樣,總帶著一股認真勁兒,常被同事們笑稱她是“易老師”。
因為熱愛跳舞,易曉菊也因此和一些志同道合的經營戶由單純的客戶關系變成朋友,就連在送貨時的空當,也不忘一起交流最新的舞步,興致來了便跳上幾拍,和經營戶的關系也瞬間變得熟絡起來,為原本單調的送貨工作增添了生命,載著跳舞時的熱情爽朗,在送去卷煙的同時也送去了暖暖的活力。
無論老徐、張師傅還是易老師,他們都是活躍在基層一線的“小人物”,卻把看似枯燥的工作變得有意義。小小的愛好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工作閑暇時光,生活也跟著鮮活,有趣起來。滿滿的正能量在每一個街頭巷尾,每一條鄉間小道蔓延開來,無論幾年還是數十年,枝江的卷煙市場上始終因為這些“快樂傳遞者”而變得熠熠生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