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轉自《中國煙草》 對于從事煙葉生產的人來說,有句話可謂耳熟能詳:種是金,管是銀,烘烤才是聚寶盆。烘烤,猶如一年煙葉生產的“期末考試”,既是勞動量最為密集的環節,也是煙農一年辛勞能否獲得“高分”的焦點所在。怎樣在烘烤環節提高煙葉品質,突出煙葉特色,降低勞動用工,是重慶煙草人始終思索、探求、創新、實踐的重要任務。
三級跳
重慶市豐都縣仙女湖鎮廂壩村三組的艾應學40歲出頭,年紀不大,卻有著將近20年的“煙齡”,從“土烤房”到臥式密集烤房,從傳統掛桿方式到“無縫懸掛式”,他作為“見證者”和“實踐者”,歷經重慶煙葉烘烤方式的多次變遷。
一說起煙葉烘烤,他立馬變得神采奕奕起來:“現在的烘烤是科學!”
艾應學說的“科學”,主要體現在省工省力上。“不同的烘烤設備和方法,雖然都可以把煙烤黃烤香,但花的時間完全是兩個概念。”
起初,艾應學和周圍煙農一樣,用的是普通烤房,也就是俗稱的“土烤房”,每一房只能裝鮮煙不到2000斤。那時候雖然種植面積只有幾畝,但一到烘烤時節,總是全家總動員,光半夜起床續火就得四五次。
2012年,煙草公司在他家附近投資修了6聯座臥式密集烤房,提供給包括他和他姐姐艾應合在內的4戶煙農使用。“那真是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艾應學感慨道,“新的烤房一次可以裝8000多斤鮮煙葉,相當于土烤房三四房的量,而且裝備了自控儀,配套了三段六步式烘烤工藝。雖然也起夜加火、調溫、調濕,但烤房內一切數據都可以在外面觀察和操作,省事得多。”
趁著臥式密集烤房的投入使用,艾應學和艾應合一路擴大種植面積,去年分別種了40畝。“如果還在用土烤房,一家人光是烤幾畝煙都忙不過來,40畝?根本不敢想象!”
2014年,又一次變革的機遇降臨到艾應學姐弟兩家人。全市行業試點推廣“無縫懸掛式”烘烤,選中他們當試點戶,并免費配套了專用煙桿。“我原以為,用臥式密集烤房搞掛桿烘烤就已經省工省到頭了,沒想到‘無縫懸掛式’烘烤又讓我開了眼界。”艾應學說,用“無縫懸掛式”方法裝煙,一桿比傳統掛桿式多裝鮮煙葉10斤左右,每房可以烤上萬斤鮮煙葉。
“你看,把煙葉抖散,均勻放在裝煙框上,裝5~8層后用煙桿壓好,采煙、裝框和上炕‘一次性’完成。”雖然煙葉早已烘烤完畢,他還是興致勃勃地拿起專用煙桿,邊做示范邊講解。“用傳統掛桿方式編煙,每天請六七個工,要干到晚上8點,而試點‘無縫懸掛式’期間,每天下午就可以讓工人下班了,以后大規模運用的話,每天至少可以少請2個工,省200元錢。”
對于去年全市普遭持續低溫陰雨災害,自家也有減產減收的狀況,他很不服氣:“如果政策允許的話,我今年還要種40畝,現在的技術這么先進,我就不信翻不了身!”
快腳步
對于煙農而言,新技術的推廣,帶來的是直觀但不嚴謹的感受;但對于行業來說,技術創新總是在發現立意、反復試驗、數據分析、試點推廣中謹慎前行,卻迫于形勢變化不得不加快腳步。
“無縫懸掛式”烘烤作為全市烤煙裝煙方式改造三大方向之一,是由豐都分公司率先發起,并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因此又被稱為“豐都模式”。
2010年,豐都分公司發起了“無縫懸掛式”烘烤研究,后來,隨著重慶煙葉發展形勢的需要,市局(公司)科技處、煙葉分公司參與其中并逐漸起到主導作用。該模式于2013年正式科技立項,加快了研究進度,并于當年開始在豐都、涪陵、石柱部分煙區進行試點。
根據研究數據,拿“無縫懸掛式”和傳統掛桿烘烤比較綜合經濟效益,干煙均價增加0.98元/公斤,每公斤干煙省工0.01個、省電0.09元、省煤0.162元,按照每畝地125公斤干煙產量、單個人工100元/天計算,每畝可增加效益280元。
“效益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采煙裝框上炕下炕流程優化省工、每炕裝煙量增加促進節能和烤房內氣流均勻改善煙葉烘烤質量。雖然上述結論來自于小范圍測試,還需要大規模驗證,但試點煙農接受度和積極性都很高,希望今年全部用‘無縫懸掛式’烘烤。”“無縫懸掛式”項目研究主要參與人之一,豐都分公司煙葉科胡麗濤介紹說。
據了解,“無縫懸掛式”項目已在近期開始結題,并已累計申報專利14項,其中12項新型實用專利已獲授權。除此之外,為加快裝煙方式改造進度,去年行業還在彭水、巫山、酉陽、奉節、南川開展了煙夾烘烤和散葉堆積式烘烤試點,同樣取得了較好成效。
新能源
除裝煙方式改造外,重慶煙葉烘烤科技創新的“另一條腿”也在今年悄然邁開步伐——太陽能電能烤房啟動了試點。
去年,彭水潤溪基地單元烘烤工場改造了4座烤房,用于試點太陽能電能烘烤。這種烤房將太陽能與電能相結合,白天由太陽能電池板提供熱能,驅動循環風機,晚上則全部由電能提供熱能。同時,采用了全數字化觸摸式自控儀,操作人員只需要偶爾調整溫濕度即可,不必經常操作。
談及這種“高科技”烤房的實際效果,潤溪基地單元烘烤師邵瑞昌深有體會:“我一個人負責照看四座太陽能烤房和一座常規烤房,還有大把時間協助其他人裝卸煙葉,非常輕松。”
在成本方面,他算了筆賬:“第一房煙烤出來后,太陽能烤房用了850度電,花費482.8元;燃煤烤煙耗費230度電和0.6噸煤炭,共花費730元,多用247.2元。這一季下來一座烤房大概烤五六房煙,一下子就節約了1200多元,太劃算了。”
在減工和降本之外,太陽能電能烤房還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使用太陽能電能烘烤,能夠最大限度應對周邊環境的污染,同時能夠充分利用資源,滿足國家對行業節能減排的要求,符合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大戰略。”煙葉分公司科研人員陳少鵬介紹。
彭水試點的大獲成功,使得太陽能電能烤房具備在全市推廣的可能。2014年10月,根據重慶市局(公司)安排,由煙葉分公司牽頭組成考察組,到廣東、河南、重慶等地,對新能源設備在煙葉烘烤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考察,一致認為,重慶推廣太陽能電能烤房意義重大、切實可行。為此,市局(公司)已決定2015年在全市積極開展太陽能電能烤房改造及試點,并根據試點結果持續推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