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轉自中國煙草資訊
堅守海外、遠離親人的他們,在煙草行業偌大的隊伍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卻肩負著在國際市場上叫響民族卷煙品牌的希冀和重任。喧鬧的東南亞,發達的歐美,動蕩的津巴布韋……這些幾乎遍布全球的身影,把美好年華和辛勤汗水灑在中國煙草“走出去”的征程中。
“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加大推進“三個雄心壯志”力度,不斷提升中國煙草國際競爭力,這是時代的呼喚,更是中國煙草的使命。4月9日,2015年煙草行業拓展國際市場會議在京召開,奮戰在國際市場拓展一線的行業有關單位和駐外人員,十分難得地聚集一堂,交流經驗,接受表彰,這是敬業奉獻應得的榮耀。
來自行業從事拓展國際市場工作的相關負責人和先進個人代表,對于會議提出的“努力實現拓展國際市場新突破”的要求深感振奮,中國煙草如何更好地“走出去”,成為他們共同關注的話題。
“怎么走”變得更加清晰
中國煙草“走出去”并不是一個新話題,恰恰相反,從以往進出口公司為主到以中煙國際為主導、卷煙工業企業為主體,從一般貿易到跨國合作,從境外實體化運作到研究并購重組,自中國煙草總公司成立以來,行業拓展國際市場的探索實踐始終在持續。
對此,卷煙產銷總量、全國市場覆蓋率、國際市場銷量等多項指標位居行業第一的云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穗明表示:“參加會議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找到了中國煙草‘走出去’的一個路徑。”
在他看來,行業拓展國際市場,經過了20多年的漫長探索有了一些成績,但距離真正“走出去”還有距離,“走出去有一大一小,所謂大,就是境外并購,所謂小,就是開展‘游擊戰’,這個路徑是正確的,要在人、財、物和管理體制等方面梳理研究。”
山東省煙草公司副總經理宋新忠認為,國家局領導提出的“樹立三個雄心壯志、打造五個出口基地”、“力爭到2020年實現境外銷量超過800萬箱”,是大規劃、大手筆,極具挑戰性,“在拓展國際市場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這項工作難度大、挑戰大、風險多,而且競爭激烈,成本高昂。但無論困難有多大,在行業牢牢掌控國內市場、擁有諸多資源的情況下,‘走出去’是必然選擇,要努力提高適應市場能力,提升開拓創新能力,為中國煙草走向國際化作出貢獻。”
國際經驗表明,成功的跨國并購是提升國際市場份額,實現品牌擴張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可以說,沒有跨國兼并和收購的征戰,難以造就今天的四大跨國煙草公司。會議有關境外并購的內容引起了與會代表的熱議,認為這是中國煙草“走出去”一道繞不開、必須邁過去的坎。
中煙國際歐洲公司總經理趙冬青對會議關于國際并購的介紹印象深刻:“開展境外并購既是一條便捷的途徑,也是我們期盼的事情,要做大品牌,做成強勢企業,必須要走并購的路子,否則在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沒有好的品牌,發展難度非常大,拓展國際市場來得快、見效快還是要靠并購。”
“實現中國煙草‘走出去’的目標,境外并購是一條必經之路。”川渝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進出口部部長劉靜瑤介紹,川渝中煙的特色是雪茄,雪茄雖然比較小眾,但川渝執著前行,近些年同境外公司合作有興奮也有迷茫,在市場、技術、人才等方面,通過多方磨合收獲很多,“這是一種積淀,是一筆寶貴財富,煙草拓展國際市場的方向、目標、任務、路徑在探索中更加清晰明確,但未來的路還非常漫長、非常艱辛。”
“走出去”需要政策支持
以實施“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為契機把握機遇,追趕跨國煙草公司前三名,實現行業境外卷煙銷量突破800萬箱……隨著中國煙草堅定“走出去”發展的雄心壯志,來自發展環境和運營管理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考驗著行業拓展國際市場的能力。
談及拓展國際市場,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劉青文認為:“實事求是地講,與跨國煙草公司相比,中國煙草是新兵和學生,‘走出去’剛剛起步,還有很大差距需要追趕,有很多方面需要學習,國內市場競爭不易,‘走出去’更不易,對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的企業,行業應在政策上予以更大的支持。”
劉青文的觀點是大多數代表的共識。長期以來,大多數國有企業依托于國內市場生存和發展,所形成的思維、行動、管理難以很快適應國際市場的游戲規則,如果這些方面不能與國際接軌,“走出去”就會舉步維艱。
一個典型的現象是,中國企業相關人員一旦出國了解市場或開展業務,需要進行審批,審批不僅耗費時日,而且往往審批不下來,這與跨國公司“說走就走”的機制形成鮮明對比。如果人都出不去,兩眼一抹黑不了解情況,拓展國際市場又從何談起?貴州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徐東泰認為:“有必要多聽聽海外工作人員的意見,梳理行業拓展國際市場的配套政策和資源體系,盡可能營造符合國際市場運作規則的政策環境。”
近年來,湖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在拓展國際市場工作上進行了大量探索,副總經理彭傳新深有感觸:中國煙草真正適應境外并購,要認真研究體制機制。他建議:“能不能成立一個并購辦,專門負責項目篩選、法律支持、風險識別等工作,統籌規劃國際市場工作,凝聚合力‘走出去’。”
“境外法律、政策方面難以把握,建議中煙國際層面成立一個法律法規的咨詢中心。”浙江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進出口部副經理蔣曉平說,“在境外碰到的法律問題會很多,包括在境外開發產品,需要收集各方面的法律法規,僅靠各企業自己去做的話造成資源浪費,能否集中起來,資源共享,可能效果會好很多。”
“走下去”必須堅定不移
在全球卷煙銷量持續下降的情況下,2014年行業境外企業銷量和占行業總銷量比重均保持增長,所有境外企業銷售收入實現同比增長。這一抹“亮色”無疑催人奮進,為中國煙草“走出去”真刀真槍在全球舞臺競技增添了動力、增強了信心。
會議期間,代表們紛紛就如何更好地走下去暢談設想,獻計獻策。廣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管理部部長李偉慶認為,對于中國煙草而言,“走出去”最重要的是抓住亮點,“一是產品,產品如何適應市場、控制成本,要下功夫;二是品牌,如何建立全球性旗艦品牌,品牌如何與消費者溝通,有很多問題需要思考和推進。”
天澤煙草有限責任公司是行業境外煙葉實體化運作的典范,總經理張恒認為,境外實體化運作已進入軌道,提升水平是關鍵,以前突出量,現在要求質,“企業管理目前還有提升空間,要加強內部管理,進一步向海外實體靠攏,更像一個國際化公司。”
在煙草商業企業進出口業務部門看來,當前出口煙葉庫存壓力大,進口卷煙銷售壓力大。四川省煙草公司副總經理肖瑞建議,“要更加重視煙葉出口,對于煙葉產區這很重要,由于成本和價格倒掛,煙葉出口可以說是舉步維艱,應當加強出口煙葉統籌,從國際市場需求和價格變化等方面考量。”
境外并購是行業實現境外卷煙銷量超過800萬箱的有效途徑,受到了國家局的高度重視。云南煙草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雪梅的感受是:“關于國際并購,并購只是交易,后期的運營才是核心,運營就需要體系的對接。云南中煙的整合是小范圍的整合,中國煙草未來的整合才是真正的整合。”
廣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阮澤鋒則認為:“除了中煙國際為主導、卷煙工業企業為主體,跨國并購還可以增加一個主角,畢竟18家卷煙工業企業不可能都是重點,要形成合力,要有一個勇于吃螃蟹的先鋒,從而走出實質性的一步。”
中國煙草“走出去”,作為主體的卷煙工業企業至關重要。“結合自身實際,我們要抓好‘走出去’的落實工作。”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付順卿表示,“要做好規劃,制定好目標,建設好隊伍,切實改變拓展國際市場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的狀況,扎扎實實、分秒必爭‘走出去’。”
世界最大的煙草公司理所應當在國際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誠然目前中國煙草國際化工作仍處于初級階段,水平還比較低,但強大并非天生造就。只要胸懷雄心壯志,抓住機遇迎難而上,中國煙草一定能走得出去,而且站得住腳,真正成為世界一流的最大煙草企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