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我是煙站管火的!”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大莫古煙站職工高海生手握大煙筒,吹出一口煙,扶一扶細邊框眼鏡,捋了捋頭發,笑著和同事說道。啥是管火的?管啥火?原來啊,老高是煙站的烘烤員,全鎮2000多戶栽煙農戶的烘烤問題都得找他咨詢,在陸良縣又把“當家的”稱之為管火的,全鎮2000多戶煙農80%以上知道他的電話,比知道站長的還多,豈不是煙站“當家的”么。
老高長長地吸一口煙筒接著說到:“俗話說:‘種植是基礎,烘烤是關鍵;烤好是個寶,烤不好不如草;苗是金,管是銀,烘烤才是聚寶盆’。這些足以說明煙葉烘烤的重要性。我以前在煙站當過倉庫員、點長,后來越發覺得烘烤在烤煙生產工作中的重要性。烤煙烤得好,減少青莖、掛灰量,烤煙的品質就會得到提高,因此我下決心要接管煙站烘烤員一職,指導好烘烤科技員,做好烘烤工作,真正的貼近于煙農、服務于煙農。”
可是這個火如何管好呢?老高可是做足了功夫。
老高拿出一本筆記本,翻看著每天的工作日志,上面記著技術員花名冊、新建烤房花名冊、需要修理記錄、已修理記錄、換貨修理記錄、烤房建設聯系方式、溫度計記錄、烤房位置記錄,每做完一項工作,他總會拿記號筆打上勾。一本小小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著各種資料,他說:“這些資料必須得記,一方面煙農較多,每天光接電話就有30多通,有時候晚上11、2點還有電話,必須得把煙農們烘烤存在的問題一一記下,及時地進行處理;另一方面是對烘烤科技員工作檢查的記錄,了解他們的工作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讓老高最“得意”的一項技術,是經過自己幾年烘烤實踐、跟蹤指導設計出的一套“密集化烘烤工藝參考圖”,上面詳細記錄著變黃期、凋萎期、定色干葉期、干溫期每個時段煙葉變化的標準、溫濕度模式和注意要點,每年7月他總是把這張表印制好,和烘烤技術員一起貼到煙農的烤房上。
最近由于雨水較多,老高給煙農們講的最多的就是如何應對雨水進行烘烤,他一直強調:“在煙葉變黃期后要降低溫度,將中火降低,調低0.5—1℃,固定煙葉品質。”
在同事眼里,老高是個“固執”的人,每到一個煙農家,說起烘烤技術、烤房設備,一說起來就沒完。煙站職工常說:“要找高海生,請到煙農家。”老高笑呵呵地說:“那沒辦法,有些問題得和煙農慢慢解釋,要指導他們做好,煙農種煙不容易啊。”在煙農眼里,老高是烘烤專家,都親切地叫他“高老師”,由于他技術過硬,為人耿直,做人厚道,做事認真負責,煙農們都很信任他。在烘烤科技員眼里,老高是個好師傅,總把自己的技術要點教給他們,不懂的地方高師傅總是親自出馬。
“喂,高老師,我家的煙底臺烤出的幾爐葉子尖上會烤糊,是咋回事兒啊?”電話那端的煙農著急地講著電話。“鄭剛,你別急,我一會兒就過來幫你看看,是不是溫度、濕度調配的不合理。”掛掉電話,老高放下煙筒,走出辦公室,和烘烤科技員一起開始了自己“管火”的工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