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9年來,他扎根于云南南澗山區致力于煙草工作,廢寢忘食的進行科技創新,默默無聞地服務煙農,為南澗縣煙草事業的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他,曾經擔任過南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生技股副股長、股長、辦公室主任、優化辦主任,2012年人事改革,他主動卸任優化辦主任中層崗位,2016年,他再次支持南澗縣局(分公司)人事改革主動到樂秋煙站履職倉管崗位,他就是南澗縣局(分公司)樂秋煙站倉管員劉運國。
劉運國1998年參加工作。多年來,他一直在南澗縣煙草戰線從事煙草農業技術研究、開發、技術推廣工作。他走遍了南澗的村村寨寨,與煙農打成一片,每年在基層駐點時間在250天以上。他根據南澗山區紅花大金元種植的實際情況,相繼完成了“滇西山地清香型特色烤煙配套技術模式研制與開發”和“南澗縣紅花大金元綜合生產技術模式示范”項目。針對紅花大金元品種難栽難烤、不抗病的實際情況,他根據當地立體生態條件進行了以清香型質量特色的烤煙品種布局試驗和與清香型質量特色紅花大金元品種相配套的漂浮育苗的斷肥、斷水煉苗技術;經濟合理施肥技術;烤房改造與烘烤等技術的試驗、示范與推廣,并將原有特色技術、引進技術和試驗研究成果進行優化組合,形成了“南澗縣山地清香型烤煙配套生產技術模式”,解決了紅花大金元品種難栽難烤等限制。該項目的研究與推廣填補了我國低緯度、高海拔地區清香型烤煙實行模式化標準化控制的空白。該項目還被推廣應用到其它煙區,累計推廣面積達到60萬畝,煙農增收達1.7億元。
針對南澗縣紅花大金元種植的特點,劉運國帶領科研人員還相繼發明了“保濕逆流烤房”和漂浮育苗“便攜式剪葉機”。這些創造發明,為煙葉生產提質增效,減少勞動成本,降低勞動強度,增加煙農收入做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有效解決了一些制約紅花大金元品種烘烤困難的“瓶頸”問題。2010年,南澗縣遇到百年不遇的旱災,劉運國積極加入抗旱先鋒隊和突擊隊,活躍在抗旱救災第一線。從1月份開始掛鉤聯系駐村工作,與煙農尋找水源點,并組織做好小水窖、壩塘、水庫、水池蓄水,保證了全縣各育苗點的育苗用水。2月份和抗旱救災工作組深入村社一線開展抗旱救災工作,分析旱情,調查小水窖、壩塘、水庫、水池的蓄水現狀并督促檢查煙農蓄水抗旱落實情況,3月6日,擬定了抗旱育苗移栽預案。他還認真核對和督促檢查每一批抗旱救災物資、資金是否發放到旱情最重的村組煙農手中和督查煙農是否把抗旱物資用在刀刃上,確保物資、資金使用到位、落實到位。
在南澗煙草改革中,每次改革劉運國都會做出表率,把機會留給年輕人,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顧全大局,積極支持縣局(分公司)改革,服從組織安排。他從縣煙辦技術員干起,一直到成熟的中層管理干部,他付出了太多太多。無論在任何一個崗位上,他都是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兢兢業業,默默無聞認真履職,為彝鄉煙農和地方經濟發展奉獻著青春。
一分辛勤就有一分收獲。由于劉運國扎實工作,辛勤勞動,為南澗煙草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他先后獲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成果二等獎,云南省煙草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大理州勞動模范,大理州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還先后被大理州煙草公司評為煙草科研工作先進個人;被大理州煙草專賣局(公司)評為大理州優質煙示范工作先進個人。
劉運國在29年工作中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他的堅守和對工作的執著,為新時期煙草人樹立了典范。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