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15年陜西寶雞卷煙廠制絲車間大線丙班全年制絲線過程質量控制合格率達100%;成品煙絲終端指標合格率100%;出絲率平均值101.08%;向車間內提出合理化建議70余條,上報A3報告20余份,小改小革6項,節約物料5000余公斤,帶來經濟效益30余萬元;回摻各類物料、二次利用物料袋,為工廠節省60余萬元;上報TNPM共計57項,2人榮獲廠級“年度標兵”;8人榮獲“精益制絲”光榮稱號……
是一支什么樣的團隊在一年內創造出如此驕人的成績?記者帶著眾多疑問走進了制絲車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高大的制絲設備,夾雜著轟隆隆的設備運轉聲,在一位師傅的指引下,記者看到了正在生產線上忙碌的丙班班長劉振軍,向他請教成績背后的“秘訣”。
我是丙班一分子
寶煙制絲車間大線丙班職工54人,擁有高級工3人,助理工程師4人,學歷均在大專以上,班組青年職工人數占到了總數的50%左右,是什么支撐著這個團隊?丙班人一直秉承著一種理念:“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再優秀的個人離開團隊將失去光澤,常言道:“三個臭皮匠還頂一個諸葛亮”,在團隊的管理方面,從班長到機臺操作工,個個肩上有指標,人人身上有責任,丙班全體員工心往一起想,力向一起用,團隊才有如此的超能凝聚力、競爭力和創造力。
精益管理在我身邊
自國家局2013年提出“精益管理”理念以來,寶雞卷煙廠作為陜西精益管理的示點在全廠推廣,制絲車間丙班通過班前會,車間宣傳版面等多形式,多層面的培訓和宣貫,使“少資源投入、多價值創造”和“持續改善,追求卓越”的精益理念成為丙班人的自覺行為。記者隨機采訪到了一位丙班切絲機操作工呂翔老師傅,得知他完成的題為“切絲機刀輥轉速的最佳控制”的改善項目獲得廠級一等獎,想將此事做為重點內容了解時,他用樸實憨厚的話語道出了真理:“其實真的沒什么,我只做了我該做的,在一個崗位呆的時間長了,自然能掌握些設備運轉規律,提高設備使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是我們操作工的本職工作,我們班這種小改小革事件多了去了”。事實也確實如此,他們班2015年運用精益方法和工具,推行PDCA方法,解決了日常工作中的問題30余項;20余人參與A3報告制作;30余人參與TNPM征集活動,有效提升了安全、消耗等關鍵指標。
煙絲質量我來把關
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丙班抓質量從工藝流程入手,組織員工結合自身崗位,梳理崗位存在的風險點及班組存在的薄弱環節,制定了“制絲丙班質量事故防控措施預案”,以預警促防控,全面收集并科學分析車間質量關鍵管控環節、特殊過程控制信息及數據,形成經驗控制區間范圍,以便操作人員及時發現質量管控劣化趨勢和質量隱患;加強制絲各工序過程參數的穩定性控制,盡可能降低人為因素造成批內、批間質量波動的最佳操作方式,持續提升過程穩定性;堅持開展幫帶活動,促使新進員工盡快熟悉、掌握、理解工藝流程;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注重質量信息反饋,避免信息銜接疏漏;進一步增強了班組質量管理水平。
規范管理從我做起
在丙班,還有一種氣息悄然滲入人心,那就是井然有序的生產秩序和固化的規范管理模式。丙班根據“6S”現場管理規范要求,總結出了一套實用的“班前搞,班中保、班后清”現場管理模式,確保生產線上始終整潔干凈、安全通道無雜物,車間內統一整潔的工作服,忙而不亂的身影隨處可見……記者留意到進入生產一線大門時,車間管理人員給記者遞上了工作帽并隨口叮囑“注意安全”,這也是正是長期以來精益文化底蘊積淀的結果,他們早已將規范根植于心,流露于行動。
采訪結束時,正好是交接班的時間,丙班劉班長及其他同班同事正忙著與接班的人員進行交接手續,看著他們一會兒填表,一會兒與同事交流,一會又將接班人拉到設備前叮囑著什么……
看著他們個個忙碌而有序的身影穿梭在機臺中,記者相信,2016年,他們腳下的路會延伸的更寬更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